暴马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媒体说柴河林业局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复制链接]

1#

让生态成为追求,让生态成为财富,让生态成为生产力……森工林区全面停伐后,放下斧锯的柴河林业局正凭借良好的生态“基因”,开足马力转型发展,生态美景变身生态经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全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覆盖柴河林业局整个施业区,平方公里的莲花湖坐拥怀中,《林海雪原》的发生地、剿匪英雄杨子荣和高波牺牲地、东北抗联密营……大森林、大湖泊、大冰雪、红色故事,让柴河林业局这片绿色的大森林充满神奇色彩,也为这片土地唱响绿色经济埋下了“伏笔”。

原生态美景惹人爱

绿色的大森林、碧蓝的莲花湖、金色的五花山、银白的林海雪原、红色的经典传奇,绘就了一幅威虎山林区五彩缤纷的森林生态旅游画卷。

近年来,柴河林业局在科学分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推动旅游产业融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森林生态旅游迅速发展,成为林区停伐后的转型支柱产业。

“真山真水真气派,原汁原味原生态”这是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威虎山九寨”打出的宣传语。山、峰、岩、林、瀑、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东北地区罕见的高山瀑布群,完整而原始的生态,独特而神奇的风光,令游人心旷神怡。绿色生态美景吸引了八方游客。年威虎山景区夏季旅游接待游客58万人次,门票收入万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人……旅游产业的“好声音”不断唱响。而这样的成绩,对旅游收入已经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的柴河林业局来说已是一种常态。

“柴河林业局旅游产业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将威虎山打造成为省内重要的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由自然山水、红色文化、冰雪生态景区三部分构成。打造‘满目真山真水,全程鸟语花香,遍尝绿色山珍,休闲山里人家’的神奇威虎山。”柴河林业局局长于林春说柴河局对发展旅游的思路很清晰。

刚刚结束的年旅游专业会议上,林业局出台了《年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方案》,对旅游景区仍实行统一管理、分散式经营,各景点实行委托经营、风险抵押、超缴补贴、欠缴补差的公司化管理和经营,负责完成林业局下达的年度旅游经营利润指标。总的原则是:旅游公司及各景点经营管理人员全员风险抵押,旅游经营期间与原单位人财物、工资脱钩,原岗位保留,动态转岗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是柴河林区的绿色财富,把生态旅游做大做强,打响旅游知名品牌,让林区百姓分享更多的生态红利,一直是柴河人的梦想。以威虎山九寨、威虎山莲花湖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和宏声、二道、头道等森林生态旅游示范林场的建立,形成了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局家庭旅馆已达家,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一条惠民富民的生态旅游带已经形成。尝威虎山珍、品莲花湖鲜、喝松仁饮品,游真山真水、体验原汁原味的特色民俗活动,增添了“林家乐”内涵,拓展了“林家乐”发展空间,受到了游客广泛喜爱。

年伊始,新版电视剧《林海雪原》在柴河林业局威虎山雪村取景拍摄,众多明星齐聚,让这个深山里刚刚“火”起来的村落,纯美、原生态的雪景越发受人瞩目,游客纷至沓来,用行动为“雪村”点赞。经过两年的开发,现在雪村已经开设了滑雪、滑雪圈、马拉爬犁、雪地越野、雪雕制作、雪地摩托、冰上速滑、滑冰板、冰上爬犁、攀冰、冰上碰碰车等30余个娱乐项目;在保持雪村原貌的基础上新建了民俗村。随着“雪村”日渐成型,卫星林场的“冰天雪地”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林场70多名职工依托大自然的赏赐全员转岗再就业,职工家属开办的47家家庭旅馆红红火火,卫星林场真正端起了旅游“金饭碗”。值得一提的是,在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评选中,柴河林业局威虎山雪村在多个乡村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

柴河林业局将按照国家AAAAA标准重新规划提升核心景区,深度开发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高山抽水蓄能荒沟电站建设为契机,打造东北第二个天池,同时开发建设威虎山大峡谷、杨子荣牺牲地等景区景点,通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冰雪、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养生养老,做出威虎山旅游的特色,延展旅游经济,扬威虎山美名,振威虎山雄风。

纯绿色食品更健康

向大山要效益的柴河林业局,不仅旅游产业兴旺,他们还把非林非木产业搞得如火如荼。林下特色养殖、蔬菜大棚种植、餐饮服务、劳务输出等产业项目应运而生的同时,以园区为平台,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闯市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业户的发展模式,也成就了他们的“威虎山”生态品牌。

时下,走近威虎山饮品公司,看到的是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公司组织订单生产,以销定产,有条不紊。坚果食品、饮品、山野菜、豆制品、蜂蜜、蛙产品……在柴河林业局威虎山饮品公司的68个品种的产品,已经基本囊括了林区所有的林下资源。

“年,我们自主研发了白丁香茶、沙棘果饮料、核桃油,销售市场看好,消费者反馈也不错,今年我们新上了生产线,增加了产量,进一步扩大饮品市场”威虎山饮品公司副经理高忠臣信心满满,他说公司应季收购山野菜、白丁香、蜂蜜、蘑菇、松子、山核桃,把这些遍布山林的野生资源变成市场畅销的“绿色食品”,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利用,林区职工增加了收入,企业创造了效益,一举多得,前景广阔。饮品公司一边忙生产,一边忙销售。他们重点巩固扶持老客户,充分发挥现有的52家代理商的作用,将遍及东北三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多个城市的产品销售网络打通,现安徽、辽宁、河北三地代理商,年订单都在万元以上。

柴河林业局还依托上海、北京、哈尔滨、牡丹江、亚布力五个森林食品专卖店,将其作为直销场所,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主打“黑森”和“威虎山”系列产品,并以专卖店为中心,向周边的超市、宾馆、酒店及烟酒类专卖店进行全方位的铺货,变“坐商”为“行商”,积极走出去寻找客户,将产自大森林的天然、绿色、原生态食品介绍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柴河林业局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主打黑森旗下“威虎山”品牌,扩大“威虎山”绿色食品的影响力,使“威虎山”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通过多管齐下,柴河局“威虎山”绿色食品市场销售形势看好,正向着年实现林产品销售万元的目标努力。加速度转型闯新路

木材停伐以来,柴河林业局以“停伐不减收、转岗不下岗”为工作目标,从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入手,拉开产业转型攻坚战帷幕,从事木材生产的职工实现全员转岗分流,人口转移、人员转岗,务林不砍林、离木不离林、致富不靠木成为现实。

工作重心转向生态建设。柴河林业局把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作为第一责任,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坚守生态红线,推进依法治林,森林资源管理法治化,森林资源使用有偿化,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化,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化,美丽柴河绿色林场建设常态化。严密构织生态保护网,建立防火林政“四个一体化”管理体制,基本杜绝了毁林开荒、违法占用林地、滥砍滥伐、发展林下经济时破坏森林资源。年完成人工造林亩、森林抚育2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增长3%,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生态产品持续供给、生态功能持续增强、生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独木支撑转向多业并举。把森林抚育作为停伐后各林场一项重要的生产作业项目和就业工程管理,分流转岗职工,杜绝用工外委。实行森林抚育剩余物统一组织收拣、统一认定、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使食用菌成为基本立场项目和兜底项目。把苗木产业化作为重点项目推进,成立苗木绿化经营公司,探索“公司+基地+苗户”的产业化发展、公司化运营之路。全年实现苗木总产量.4万株,培育花卉9万株。把经济林分类经营责任制管护纳入产业链条建设。在红松果林全部竞价承包实施管护经营的基础上,对胡桃楸、暴马丁香树等经济林资源,分区块、按面积向林场职工群众竞价承包。配套完善林副、山副产品、野生植物认定、收购、下运管理,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丰富旅游纪念产品品种。新建核桃油加工厂,促进山核桃资源效益最大化。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吸纳就业和促进增收的主战场,推动绿色种植、特色养殖项目示范基地建设。16个林场新上沙棘、防风、平欧大榛子、姬松茸、甜叶菊等重点种植项目,经营面积累计近亩。林场富民项目达到62个,林场职工由过去的冬闲变成了现在的冬忙。林下经济产值递增15%,实现11.6亿元。从业人员新增人。继续加大对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造纸、锅炉等骨干产业项目改造。饮品公司、益智玩具厂、核桃工艺品厂、纸板厂、锅炉厂实现产能提升、产品提质、研发提速、市场拓展。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40余项竣工运营,发展实力得到提升。

国有经济转向多元经济。对原有产业项目全部改组改制,新上项目实行新企新制。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寨景区旅游开发、林产品加工、木制智力玩具及旅游工艺品3个龙头项目,实行职工股份经营,既分享到了转型发展的红利,又调动了全员推介销售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园区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实行个体经营,林产工业企业已整合发展到8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家庭旅馆发展到家;对锅炉厂、造纸厂实行委托经营和租赁经营,并完成技术改造,产品实现提档升级,优化了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增强了林区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产业低端化转向高端化。先后引入投资超亿元大项目8个,超万元项目6个,打造了威虎山饮品、林特产品加工、威虎山益智玩具、圣象地板、华日实木家具等18个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业户框架协议收购机制,带动了沿湖、沿路、林缘、庭院4条经济带和坚果林、食用菌、山野菜、无公害大豆、林禽、林畜、北药、渔业8大绿色特色基地产业化发展。依托“黑森”品牌开发了六大系列68种森林食品。

项目分散式转向园区集群化。与海林市合作共建了公顷的海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河园区,建设了林产品加工、木业精深加工、机械修造、造纸、现代服务业5个特色产业园,累计招商引资21.6亿元,建设产业项目16个,目前入园企业4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今年与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研究院、江苏徐州飞虹网架建设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对接,组建中澳合资“黑龙江森澳利达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2,万元。该项目主要以生产新型绿色节能墙体板、模块化钢结构网架、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主。目前正在利用林业局的闲置厂房、场地改建新上项目办公地点和员工宿舍。粗放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以厂房、场地、林地、设施、原料入股合作开发产业项目,重点产业项目林业局控股、民营参股、职工入股;把产业项目、致富项目等任务指标纳入年度计划考核;建立完善了以岗以责定薪、按劳按绩取酬,基本工资与效能工资、奖励工资相结合,工作数量、质量、效果与收入挂钩的分配机制;建立了各项工作月初计划安排、日间考核推进、月末通报兑现奖罚、多级责任包保、连带处罚的考核制度,与干部收入、政绩评定、职务升迁挂钩。管理上严细实、作风上稳准狠、执行上公忠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放下斧头锯,柴河林业局竞技在转型发展的新赛道,搅热了生态旅游,做火了林下经济,在越来越好的生活中,徜徉远行。

记者:付尧刘丽丽

来源:华讯网黑龙江频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