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栏国七品乌有二十二 [复制链接]

1#
哪里医院治疗癜风好 http://www.xftobacco.com/

江南,乌有的江南

李国七

乌有的这首《江南》是我厚颜向他求索的。

前半生在国外,聊天聊到中国大陆,聚焦人文底蕴时,大家忍不住向往江南。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的白昼与黑夜,江南的天堂与地狱,江南的烟雨与晴阳,江南带伞的丁香花女郎,划舟采莲采菱的江南,骑马族群下江南就下马的江南,历史的江南和现代的江南……江南,那是一幅文人墨客的千里江山图,还是繁荣鼎盛的清明上河图?

在上海启动的回归路,第一目标就是江南。然而江南之地大物博之博大精深,生活数年,辗转无数个城乡,沿海到内陆,一系列湖溪与运河,向左看向右看,我一直徘徊在门外,心情既是压抑又无奈。那种心态,就像那些吃资阳羊肉汤锅和水果酒的夜晚,黑龙江汤原县老头口口声声强调的——你不懂!

郑愁予、余光中等的江南。三毛当年流连忘返的江南。江南,乌镇少爷木心的江南。江南两字,新加坡华裔歌手林俊杰唱过,那是一首歌。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转型创新中的江南。互联网大会的江南。5G与数字化挺进中的江南。

诗人乌有人在江南,相信能够代言江南,很自然地跟他索要江南,想知道诗人的江南是哪一个章节或者场景的江南。

乌有的《江南》,究竟是一幅画、一首歌、一碟碟含“地三鲜”的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的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的螺蛳、河豚和鲥鱼,还是……?

等待翻篇中,终于,等到了乌有的《江南》。

初看是一幅字,不过是“十五笔”,却“勾勒出气象万千,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偌大王国”。这幅字,应该是楷书、行书、草书还是隶书?“勾勒出气象万千”,那应该是草书,以今草为主体,笔势连绵回绕,点画相连,态势飞动,一气呵成,带出节奏强烈,行云流水,气度不凡等特点。但是,接下来的“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偌大王国”,又是一幅画,就是局限于字,几乎又具备甲骨文式的“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古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因此单纯“文教发达”,就包罗万象,更何况“美丽富庶的偌大王国”。

诗人的第一句铺垫,把江南场景全都包容进去了。这种铺垫或者定调(StageSetting),对下一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与规范。诗人的“第一笔”,记录了江南的“晴空丽日,斜风细雨”,我解读为季节、节令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气象标志。因为那是一个“美”的季节,带出好天气,就是有风雨,不过是“斜风细雨”,只添加浪漫与舒心,并没有任何叫人郁闷、忧戚或者悲恸之处。单纯“第一笔”,就完完全全体会出江南的宜居与幸福之处。接着的“第二笔”,诗人说“山水丰茂,草木葳蕤”,江南“山水丰茂”的好山好水,并不像北方特别是西北的缺水之塬,就连山,也成了一个个土坡,因此诗人说“草木葳蕤”。从天气到自然景观,诗人的“第三笔”来到人造景观的“水榭楼台,长亭短亭”,八个字不长,但是,已经涵盖了江南因为山水而构建的建筑风格,“水榭楼台,长亭短亭”,在那个生活舞台上,已经并且将继续发生多少故事或事故呢?诗人即刻提出了“第四笔”的“诗词歌赋,传说典故”。那是唐诗?宋词?沪剧?越剧?吴越旧事?诗人短短的一句话,却暗藏历史、人文与生活琐事,几乎看得到古代文人骚客们的生活细节。

与生活有关的“第五笔”,诗人提出文化与文人特征的“歙砚,徽墨,湖笔,宣纸”等文房四宝,让我看到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江南与才子,几乎也是剪不断的关系。诗人已经不需要详细阐述,从文房四宝,读者已经看到了江南的文脉流长与文化底蕴。

诗人的“第六笔”、“第七笔”、“第八笔”与“第九笔”,说的已经不是大环境,而是涉及江南的地理版图。不知道诗人是否有心经营,还是无心地潜移默化,看到“第六笔”的“乌篷船,油纸伞,辑里丝,蓝印花布”,地理位置方面,我看到了绍兴等水乡,看到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的《夜航船》,看到与油纸伞相关的江南烟雨以及婉约秀美的江南女子。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婉约女子,与“辑里丝”、“蓝印花布”是分不开的,更埋伏着到了明代中期以后的“湖丝惟七里尤佳”(“七里”也是位于南浔与震泽之间的七里村),以及南通、沂蒙、桐乡、昌邑等从山东到浙江的偌大“蓝印花布”覆盖区域。诗人“第七笔”的“紫砂壶,青花瓷,龙泉剑”,“紫砂壶”我对上江苏宜兴,“青花瓷”我连上景德镇,“龙泉剑”属于浙江龙泉。诗人就像把地方特产一一融入诗里,同时也让包括我的读者大开眼界。

当然,江南特产万万不能少茶,这一点,诗人也没有忽略地在“八笔”,提出杭州的“西湖龙井”、苏州的“碧螺春”,还有安徽的“黄山毛峰”。诗,也因此多了茶香,特别是对我这种钟情品茗,尤喜这三种顶级绿茶的人而言,简直就是一场茶的盛宴,就是没有真正变成舌尖的味蕾体验,也可以通过想象回味那股清幽的雅香。

诗人“第九笔”的“小笼包,东坡肉,桂花藕,梅干菜,绍兴酒,大闸蟹”,有酒有肉、有荤有素、有俗有雅,那舌尖传承也是江浙沪的红尘烟火味道啊!

诗人的一帖字,也是一幅画,以我的职业与专业视角看,也有清单与目录的完整性,简直就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琳琅满目饕餮盛宴。在艰辛消化庞大的信息量的同时,免不了佩服诗人构思取材的巧妙,竟然借助笔来衔接组织。

以“笔”组织衔接的架构到了这儿,诗人说“余下数笔,在浩瀚时空里泼墨写意”,所谓“余下数笔”,可以是逐行计算的四十四笔,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选项进行归类组合。诗人这种玩法,我意外发现具有类似夏宇、罗青、林耀德、林群盛、陈克华、罗任玲、丘缓等为代表人物的八○年代中叶后的后现代主义诗人那种大量使用拼贴、后设语言与意符游戏,进行各种语言形式的实验的特征。比如“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长江”、“这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这是京杭大运河,这是秦淮河”、“这是赣江,湘江”,说的是标志着生命之水的江河,但是,描绘时候除了“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长江”与“这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对“这是京杭大运河,这是秦淮河”与“这是赣江,湘江”却没有提供任何形容词汇,空白之处让读者自由想象添加。江河以后,诗人列举“这是太湖,洞庭湖,鄱阳湖”、“这是西湖,瘦西湖”等的湖泊,不过仿佛已经不需要添加任何说明,已经一一概括。接下来,诗人列举山(黄山,庐山,衡山、九华山,天目山,井冈山)、平原(杭嘉湖平原、金衢盆地)。

自然景物以后,自然没有忽略江南人文底蕴的周庄,乌镇,同里,西塘,甪直,南浔等古镇,各大名楼的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与谢脁楼,江南名园的瞻园,拙政园,留园,寄畅园、豫园,沈园,水绘园,红梅公园等,学堂比如夫子庙、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再以更加远古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上山文化遗址等历史遗址作为清单或者名录的总结。

剪贴簿到了这儿,诗人几乎不甘心草率结束,反而在之前的框架之上补充说明,带出了“这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精致婉约的江南建筑”、“这是鱼米之乡四大米市滋养出轻清柔美的吴侬软语”、“这是经典诗篇点亮中华大地的唐诗之路”、“这是地势南高北低多丘陵多平原多雨水的江南”、“这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温暖湿润的江南”等既有地理、气候特征,又有文化赋能的内容。

不过,我最感到有趣的,就是上半段诗人用“笔”,而发展到了这里,以“这是”作为串连整首诗的衔接词,带出金陵十二钗,秦淮八艳,西施,范蠡,伍子胥,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冯小青,林徽因,郑愁予,余光中等历史文化名人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穿越往昔,融汇古今。也阐述吴文化、越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金陵文化、楚文化、江淮文化等历史进程的印记。这一切,统统离不开“江南”的点、线、面,高屋建瓴架构着“江南”的时间和空间。

我是爱读并且常读乌有的诗的人,乌有很少涉及信息量巨大、内容复杂的诗作。乌有的诗,主题一般较为单一,一切内容沿着同一个主题催生与催发,逐渐演变到高潮之处。这首《江南》,虽说主线是江南,但是,江南本来就极其复杂。对我而言,在乌有的众多作品里面,这首诗可以算是一首稍微另类的作品。

驾驭这种诗,就像驾驭很多长诗一样,其实并不容易,就像把大千世界的各种事物浓缩成一个小品景观,简直就是“须弥芥子,大千一苇”,在我看来,体现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意境。幸好,乌有玩得漂亮。先是“笔”后是“这儿”,把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多维度的信息排列组合起来,带给我另一种“品茗”体验。

乌有这首《江南》,既是千里江山图,亦是清明上河图,更是两者的合一,既是广义上的江南,亦是狭义上的江南,更是无所不包的江南,逐一诠释乌有眼中的江南,也让我看到乌有笔下的江南。这首《江南》,有一天我离开中国大陆,带走的话,也算是带走了我想象中的江南。

李国七年4月28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吉兰丹,曾任海事工程师,现从事企业管理与顶层设计咨询师。曾获花踪诗歌奖、马来西亚马来语国家文学奖、乡亲中篇小说奖、嘉应散文奖,以及中国主办的小小说二等奖等文学奖。散文、小说与诗歌散见澳门澳门日报、香港刊物、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刊物。多篇诗歌、散文及小说入选各种年度最好小说、散文与诗歌。出版诗集《》《半岛边缘》《一个水手的寂寞》,散文集《來自海上的消息》,短篇小说集《失眠录》《吉兰丹来的男人》,长篇小说《爱与恨》等七部。

江南

乌有

十五笔,勾勒出气象万千,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偌大王国

第一笔,晴空丽日,斜风细雨

第二笔,山水丰茂,草木葳蕤

第三笔,水榭楼台,长亭短亭

第四笔,诗词歌赋,传说典故

第五笔,歙砚,徽墨,湖笔,宣纸

第六笔,乌篷船,油纸伞,辑里丝,蓝印花布

第七笔,紫砂壶,青花瓷,龙泉剑

第八笔,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

第九笔,小笼包,东坡肉,桂花藕,梅干菜,绍兴酒,大闸蟹

余下数笔,在浩瀚时空里泼墨写意

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长江

这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

这是京杭大运河,这是秦淮河

这是赣江,湘江

这是太湖,洞庭湖,鄱阳湖

这是西湖,瘦西湖

这是黄山,庐山,衡山

这是九华山,天目山,井冈山

这是杭嘉湖平原,这是金衢盆地

这是周庄,乌镇,同里,西塘,甪直,南浔

这是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谢脁楼

这是瞻园,拙政园,留园,寄畅园

这是豫园,沈园,水绘园,红梅公园

这是夫子庙,这是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

这是河姆渡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上山文化遗址

这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精致婉约的江南建筑

这是鱼米之乡四大米市滋养出轻清柔美的吴侬软语

这是经典诗篇点亮中华大地的唐诗之路

这是地势南高北低多丘陵多平原多雨水的江南

这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温暖湿润的江南

这是吴文化,越文化的江南

这是徽文化,赣文化,金陵文化,楚文化,江淮文化的江南

这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江南

这是“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的江南

这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

这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

这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江南

这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江南

这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江南

这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的江南

这是“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江南

这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江南

这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江南

这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

这是人文地理的江南,这是文学意象的江南

这是金陵十二钗的江南,这是秦淮八艳的江南

这是西施,范蠡,伍子胥的江南

这是白娘子与许仙的江南

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江南

这是苏小小的江南,这是冯小青的江南

这是林徽因的江南,这是郑愁予的江南,这是余光中的江南

这是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他和她的想象中的江南

这是作为过客匆匆走马的你的江南

这是世居于此融入血脉的我的江南

乌有本名李达飞,浙江临海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潮》《中国新诗》《诗林》《诗探索》《浙江诗人》等刊物,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乌有之诗》及合著等。

关联阅读

★专栏‖国七品乌有(一)

★专栏‖国七品乌有(二)

★专栏‖国七品乌有(三)

★专栏‖国七品乌有(四)

★专栏‖国七品乌有(五)

★专栏‖国七品乌有(六)

★专栏‖国七品乌有(七)

★专栏‖国七品乌有(八)

★专栏‖国七品乌有(九)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一)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二)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三)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四)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五)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六)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七)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八)

★专栏‖国七品乌有(十九)

★专栏‖国七品乌有(二十)

★专栏‖国七品乌有(二十一)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