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叫你去吃屎时,也许是为了你好”
在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中,有多种中药均取自动物粪便,其中还包括人类的粪便。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虽然很多并未被科学的证实,有很多是老祖宗神神秘秘的暗箱制法,科学解释不了中药,但这并不代表中医不科学。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评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微博上曾经有一期“以屎入药”的信息引发热议,有人群起嘲之,有人惊叹中医的奇妙,有人甚至谩骂,以“吃屎”来嘲笑中药。这些到底科不科学,有无道理,需要实践与更先进的技术去验证。屠呦呦老师对从传统中药材出发,在青蒿中发现了治疗疟疾的物质,给中医药带来了些许自信,但中医药文化要走向现代化,被国际社会认可,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
今天小编就基于新版中药大辞典,带领大家一起窥探中药中那些出名的“屎”,看它们是如何被利用的。
五灵脂
鼯鼠粪便!五灵脂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鼯鼠科(Petauristidae)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ranthipesMillieEdwards)的干燥粪便。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湖北、四川、青海亦产。全年均可在岩洞或石缝周围寻找收集,以春、秋季采收较多,拣去杂质,晒干。
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它们有“肉翅膀”,可以在树、陆之间滑翔,白天多躲在悬崖峭壁的岩石洞穴、石隙或树洞中休息,夜晚则外出寻食,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得比较频繁。它们喜欢吃小坚果,尤其喜欢吃柏子,"千里觅食一处便",有固定排泄粪便的地方,便于人们收集其粪便。
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多用于胸痛,腕腹疼痛,痛经,闭经,产后血瘀疼痛,跌扑损伤,虫蛇咬伤等。近代研究表明,五灵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此外还含有大量挥发性成分、维生素、氨基酸类成分和微量元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五灵脂具有一定抗脑缺血的作用;可以加快体内自由基清除,减轻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伤,从而延缓衰老;对消化系统具有保护胃黏膜,预防溃疡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可以抗实验型动脉粥样硬化等。
2.夜明砂
蝙蝠粪便!夜明砂为蝙蝠科动物蝙蝠VespertiliosuperansThomas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从蝙蝠窝内将粪便取出,除去泥土等杂质,晒干。主产于浙江、江西、江苏、广西等地。
夜明砂主要是对眼睛有好处,清热明目,散血消积,用于青盲,雀目,内外翳障,瘰疬,小儿疳积。西藏民族学院医学院对夜明砂进行现代药学研究,发现夜明砂主要含有尿素、尿酸、胆甾醇、维生素A等成分,因夜明砂多含杂质,故大多进行炮制后使用或贮藏,因其不溶于水,故多用水泡制。古代药用记载夜明砂能清热明目,散血消积,主治肝热目赤、青盲雀盲、内外障翳、疽积,瘀血作痛等证;现代临床多将其应用于眼症、厌食症、肝疳、腋臭、胎死不下等症,应用较为广泛。
3.白丁香
麻雀粪便!白丁香,听起来名字很美,有一种花是叫丁香花,但中药中的白丁香,却并没有那么美。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montanus(L.),以粪便入药。山麻雀PasserrutilansTemm.的粪便也作白丁香用。全年可收。去净泥土或杂质,晒干。
入肝、肾二经,可消积,明目。主治化积,消翳。治疝瘕,症癖,目翳,胬肉,龋齿。但未发现其现代的药学研究。
4.望月砂
兔子的粪便!望月砂,中药名。为兔科兔属动物东北兔LepusmandschuricusRadde和华南兔LepussinensisGray等野兔的干燥粪便。东北兔,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动物华南兔,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地。鲜者有恶臭,干者无臭。味微苦而辛。以干燥、色黄、不碎、无泥沙杂质者为佳。野兔种类很多,其粪便均可入药,但家兔粪便不供药用。
野兔常站立起来东张西望,观察周围动静,古人以为它是敬拜随嫦娥奔月的祖先,所以兔子跟奔月的嫦娥扯上了不少关系,认为其与嫦娥一同奔月。"望月"之名,乃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归肺、肝经。明目,杀虫解毒。用于目障生翳,疳疮,痔瘘。
5.人中黄
人中黄是什么?真的是人黄色的便便吗?这么重口味的吗?因为“人中白”这种药是从人的尿中提炼收集的,所以很多人以为“人中黄”也是从大便中提炼而来。其实,“人中黄”与“人中白”的来源与性状大相径庭。在中药材分类中,“人中黄”只是一种加工制品。其制造的方法是:将甘草粉碎为末,装入直径约4~6厘米的竹筒内,竹筒口用布片塞紧并用松香封口(注意一定要将竹筒外皮和竹青刮去,以利渗透)。将竹筒浸入清水粪坑中2~3个月(一般是于冬季浸入,翌年春季取出),用清水漂洗20天左右,每日换水1次,至无臭味为度。待阴干后将竹筒劈开,取出圆柱形的粉甘草,晒干即得。
不是人类的便便,而是甘草在粪坑中浸泡而成的制品。
“人中黄”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常用来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之症。旧学新用,近几年,一篇硕博论文重新对“人中黄”进行了研究,人中黄为甘草的一种特殊炮制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等功效,在《本草便读》、《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古籍文献中均有记载,并且对其用法、用量、临床运用等介绍比较详细,尤其是对瘟疫的治疗方面,人中黄疗效显著。而人中黄属于冷背药,没有引起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视,药材掺假问题突出,药材质量和安全性堪忧。
研究考察了人中黄总提取物对实验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人中黄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人中黄体外抗流感进行研究,观察其抗流感病毒的活性部位。结果表明,人中黄总提取物、甘草总提取物、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和利巴韦林组(阳性对照组)均有抗流感病毒生物合成作用;正丁醇部位直接具有杀灭病毒的作用,且与利巴韦林组对无显著性差别。为中医临床治疗瘟疫提供了科学依据。
除上述介绍的重口味药材之外,蚕砂也是一味以动物的粪便入药。如今,出于对药物安全和卫生的担忧,有学者提出淘汰人中黄、人中白、五灵脂等特殊类传统药物。但更多中医药人士认为,对该特殊类药物盲目草率的一概废除的观点或做法欠妥。不论是从妊娠牝马的尿中分离出女性激素、从男性的尿液中提取到雄酮的史例,还是在当今的美国利用粪菌移植技术治疗疑难性肠道疾病的成功案例,无不提示我们应重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该类传统药进行基础研究。
对于这些重口味药材,你怎么看待呢?
又学一招!获得更多生物科普知识
扫一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