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湖北一日确诊例,疑似病人大幅减少。这是依临床诊断统计的结果。确诊与否,站在个人立场,是你的肺炎是否由财政兜底,免费治疗。这回依诊断入统,应可以解决“人死了,还未确诊!”。偌若一开始如此干,交叉感染基本控制住,漏子也不会如此大。确诊与否,站在政府立场,是财政要花多少钱。而事实上,核酸检测准确性也仅50%,感染了测不出来,还要多次测。政府坚持这个门坎,问题还是钱,还是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正如银行面临挤兑,自己整出兑付门坎,争取少付点,争取喘气时间。但是,这些疑似病人摆在外面居家,它迅速扩大了政府未来应该兑付的医疗资源额度。确诊与否,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要的是实话。人数少,开始或许不怎么恐慌。问题是日久一积累,数字也不小,而且大家盯疑似病例,不恐慌也恐慌。“死了不能确诊,悲情扩散”才是最大的恐慌源头,甚至,到底致死率多少?也是社会关心的问题。标准一改,丁香医生那些图,白画了。武汉、湖北抗疫,它一直慢吞吞,不讲实话,我们至今不清原因。一开始不讲,可以用“怕引起社会恐慌”来解释,可以用“科学认识有个过程”来解释。传染性强,这个盖子揭开后,省里说“物资充足”、“紧平衡”,都遭医疗资源挤兑了,还平衡?他们担心上级怀疑自己“搞不定”,才是根本。一直以来,搞定事情、解决问题,才是坐稳省部级椅子的核心要求。因为,省这一级资源支撑不了,搞不定,就是全国问题,就要让中央操心了。湖北的蒋超良书记,他习惯把事情扛住,不让中央操心。而结果,没扛住,他要承担政治责任的,这不,免了。对于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习惯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调度资源解决问题,最后酿成大疫。确诊与否,站在国际立场,是你国的疫情与我国有关。一是国际交流,人员互动,传到我国来,很难应付。二是也想了解你是如何防治的。所以,传染性病毒,大疫,世卫组织要求公开、透明、及时沟通。咱们宣讲“命运共同体”,除了环境、经济,这个“公共卫生”领域,也是很“共同”的。国内,大家吐嘈“消息出口转内销、论文国际先发表”,这是有世卫组织要求卡在那里,有政府不可“训戒”的边界。也好,湖北省府可以说“有限人传人”,那边泰国说“我们发现确诊病人了”,总之是燃透了,纸包不住火。以临床诊断统计确诊病例,让核酸检测人员松口气,在企业层面是有利益纠葛的,相信不是大事。问题还是医疗资源可否支撑。若支撑不了,还是居家隔离,交叉感染仍免不了,仍控制不住。防疫操作上,以临床诊断为准,不再强调核酸比对,可以过度到一般肺炎治疗,这一点很重要。这病,湖北以外的至死率较低,总体至死率也就百分之三以下。以临床诊断为准,说不定至死率如普通流感一般,社会慢慢安定。至于个人,以后要勤洗手,公共场所戴口罩,没事别去人多的地方乱窜、别凑热闹,总之,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庚子年初,始于武汉的大疫并不是一场虚惊。
点击,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