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南京大俭
清明前夕,我去雨花台瞻仰革命先烈,独自走在雨花台幽静美丽的林荫道上,突然被眼前的盛开的丁香花深深吸引。白色的、淡紫色的,一簇簇的如同绒球一样聚拢在一起,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丁香花的花瓣小巧纤细,向外舒展着,时而露出星星点点的花蕊。层层叠叠的花穗是由一朵朵精致的小花组成的,每朵小花都有四个水滴形的花瓣,又象是展翅飞翔的小翅膀,在绿叶的簇拥下显得格外的俏丽和淡雅。
旁边一块景点介绍的牌子告诉我,这里叫丁香园,此园为纪念一名叫做丁香的烈士,园内种植的一株株丁香树,盛开着的一朵朵丁香花都在为我们讲述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看着这个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这里种植着的是丁香树,开着的是丁香花,树下长眠的革命烈士叫白丁香。
丁香烈士原来是苏州城里的一名弃婴,在她的襁褓里留着的一张纸条上写着她的生日:年4月4日。苏州基督教会的一位美籍女牧师收养了这名弃婴,女牧师非常喜欢中国,尤其喜欢中国美丽的丁香花,她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白美丽,给这位女婴取名白丁香。
白美丽给了丁香良好的教育,15岁的丁香便进入东吴大学学习。在大学读书期间,她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受到了共产主义的影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又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员,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同样是在大学校园里,她结识进步青年阿乐,阿乐叫乐于泓,是一位年轻帅气又多才多艺的进步青年。他们在校园里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时事,一起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
丁香善于弹钢琴,阿乐喜欢拉二胡,琴瑟和鸣,他们常常利用钢琴和二胡作为联络工具,悠扬的琴声成了联系信号。
年4月,两人在上海举行了秘密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同年9月,丁香被组织派往平津一带从事秘密工作,在北平参加一个秘密会议的时候,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幸福的新婚生活仅有五个月,被捕后的她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敌人见从她身上捞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于是将她押往南京。同年12月3日,年仅22岁的她在雨花台从容就义,而此时,她已身怀六甲。
噩耗传来,阿乐悲痛欲绝,第二天便不顾个人安危,冒雨前往雨花台祭悼丁香。凄冷的冬天,泪水和雨水浸湿他的面孔,浸润他的全身,在这里他写下了誓言:“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
丁香牺牲后,阿乐将满腔悲愤化作对敌斗争的动力,因为深深爱恋着丁香,他的心门一直紧锁着,始终独身一人。颇有才气的阿乐在部队一直有很多女孩子追逐,又有许多朋友和熟人为他介绍姑娘,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在他的空闲时间里,用一曲曲二胡的琴声陪伴自己,用一首首二胡乐曲思念爱妻,丁香一直没有离开他,丁香一直在他的心里。
直到年10月,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宣传部长的阿乐,他随部队进军西藏,在甘孜遇到一位酷似丁香的姑娘,在这位名叫时钟曼的19岁姑娘身上,他看到了丁香的影子,关闭18年的心门才再次打开。
4年后他们结婚了,他们其实也是因丁香而结缘,家里始终摆着雨花石和丁香花,并为第一个女儿取名为“乐丁香”。或许是天意,二女儿的生日是4月4日,而这一天恰恰是丁香烈士的生日。
年,在丁香烈士牺牲五十周年的纪念日,阿乐带着女儿来到雨花台悼念,他在这里亲手栽下了两株丁香树。年阿乐去世后,时钟曼又领着女儿从沈阳来到南京,将阿乐的骨灰静静地安放在丁香树下,这个令阿乐魂牵梦绕一生的地方。
现在雨花台又建成了丁香园,园内种植着象征着烈士走过22个岁月的22株丁香树,丁香树下是由93块汉白玉板组成的涌泉,汨汨而出的涌泉表达人们对烈士精神的崇敬和思念。让我们永远记住千千万万象丁香一样的烈士,为今天和平而牺牲的永恒爱情!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