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人早餐多半是喝粥,配菜成了关键。早上一般不会开火,自家腌制的凉菜和小海鲜是很多老连江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连江风味的早餐佐菜,大家都不会陌生。哪款是你的心头爱?
1
丁香鱼
丁香鱼是早餐下饭菜必选经典之一。闻之似丁香花味,鲜而不腥,营养丰富。佐餐时,用它泡汤、或拌凉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扑鼻,生津开胃。
立夏这一天,连江家家户户磨米浆做锅边糊,丁香鱼做佐料,汤汁鲜甜!也有用米浆拌着丁香鱼和韭菜,放进锅里微火油煎,一片金色的夏饼如满月,弯来曲去的“白玉条”,那诱人的乡味飘在空中穿梭在过道里,入口香脆、甘甜、舒心润肺、七情飘飘。
所谓历久方能弥新。丁香鱼干,也就成了定海海产干品“三绝”之一,是出口日本之畅销品。“一把笊篱做家计”,定海村流传着这句话,就是赞美那些勤劳的村姑。多少户“家兄”盖新屋,不就是靠“嫂嫂”捞丁香!
2
炊鯷
连江人对煎炊鳀是最拿手的。把炊鳀放在微火中干煎,不时的两面翻,煎得焦黄。一碗白粥配一条油煎炊鳀,外焦里嫩,咸香醇厚。除了干煎,把炊鳀撕成细条,用来煮粉干也是极好的!
夏天是沿海捕鳀旺季。捕鱼的扬帆而去,炊鳀师傅也没有闲着。备盐、挑水、填灶火……待夏收的渔船靠岸,鲜鳀就抬进了“熟鱼寮”。蒸气热烘,离不得半步。双手像变戏法的魔术师,一手提着鳀鱼筐,五个手指把玩成纺车轮子转,另一手执勺不断的舀汤往筐里浇,一双手十分协调地转动,手劲不够大是当不了好师傅的。要掌握火候,炊出来的鳀鱼既鲜嫩又完整,既洁白又略带微黄。
3
虾米
是用毛虾为原料干制的。连江县苔菉素有“毛虾之乡”的美称。虾皮营养丰富,含钙量高,老人和小孩吃了可以补钙。吃法很多,蘸酱油、炒着吃或者做汤。
4
烰蛎饼
烰蛎饼是传统风小吃,具有浓郁的连江味。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食用。连江人大多把蛎饼做早点下粥小菜,特别是蛎饼配吃鼎边糊,一干一稀,风味佳美。用大米和黄豆粉将海蛎肉、猪瘦肉、芹菜馅包起来炸制而成。在连江的大街小巷的小食摊上均有蛎饼这种点心。
5
紫菜
说到紫菜,每家每户基本都有。酱油、料酒、醋加一点开水,拌一拌,就能吃了,味道鲜美。除了最常见的做法之外,油炸紫菜也非常好吃,酥脆的很。但是火候要控制,不然会焦苦。
每年的农历九月,连江沿海的渔民就迎来了紫菜收成的季节。近海海面和滩涂上布满了一张张竹排,竹排上都绑着一根根绳索,绳索上悬挂着油黑发亮的紫菜,形似巨大的黑色网帘,一些渔民正迎着夕阳的余辉,与潮水赛跑,在潮水中赶收紫菜。紫菜采收时必须根据潮汐的变化,涨潮时下海去,涨到紫菜倒挂的高度,将紫菜在海水中清洗一遍摘下来,这样能保证紫菜基本不带泥沙。
6
糖醋生姜
“生姜”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东西,它的辛辣、过重的气味,很难让我接受,但是小时候在农村,外婆腌制的生姜太美味了,酸辣中带点鲜甜。仔姜,形如玉指,色如暖玉,跟老姜比起来,没有那么浓烈的辛辣,这是一道非常开胃的配粥小菜,天热吃饭不香时,煮一锅白粥,配上一碟糖醋仔姜片,嚼几口,酸甜细嫩,爽脆开胃,难怪还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呐。现在连江年轻一辈几乎都不吃这么“重口味”的早菜,还有多少人家还坚持自己腌生姜?
7
咸橄榄
连江乡下的农妇经常摘了青橄榄回家用蜂蜜、糖、醋等腌制成咸橄榄。既能下饭又能当零嘴吃。我乡下的大姨经常拿着自己腌制的咸橄榄送给我们,青橄榄吸取了蜂蜜的精华,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无涩甘甜,流给人一种甜蜜、清香、润喉的感觉,令人百尝不厌。炮制后的青橄榄没有新鲜青橄榄的苦涩与酸口,而留下的还有蜂蜜的醇香。
有时候在外面山珍海味吃多了,腻了,不消化了,就会回味老家的早餐。自己种的米熬得浓稠的白粥,配上外婆做的糖醋生姜、腌制橄榄,还有煎的油滋滋的金脆脆的炊鯷。有时候简简单单的饭菜,最返璞归真的食物,却是一生中最牵挂的味道。现在去外面酒楼吃饭,最爱的居然是腌萝卜。其他的菜可能吃上一口就索然无味了,唯独酸甜可口的腌萝卜会多吃上几口。想念外婆做的古早风味的小菜,想念她粗糙骨瘦嶙峋的手臂,想念她的乡音,想念她老掉牙的叮铛国粹、乡野趣事,世间的灯红酒绿一下都失去了光彩。
印象原创作品
部分内容来源《游山玩水话连江》之海珍佳肴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