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年,一位医生眼中的就医快时代 [复制链接]

1#

《IT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非凡十年·上海速度》,探寻十年来令全世界惊叹的上海速度,以及生活在这座卓越都市中人民的非凡历程。

这是一次对巅峰速度的仰望,这是最温暖人心的烟火气。

一位医生眼中的就医“快”时代

10年前,带着近乎创业的决心,作为最早入驻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临港院区(医院东院,医院临港院区)的临床医生,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吴春根来到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临港。

新院区筹备阶段,为了考察院区环境,吴春根曾往临港跑过6次。“当时这边都还是农田,环境很好,但人很少,连路都没有。”医院一点点建起来,成了临医院,承担起方圆20公里居民的用医需求。

10年间,临港平地起高楼,有了滴水湖,建了新片区,大量的人才汇聚而来,从浦东速度步入临港速度。

10年间,吴春根实现了初到临港的愿望,将医院临港院区放射科建设成数一数二的科室,帮助临港院区成为老医院。

10年间,他见证了上海快步进入就医“快”时代。

十年前:“没有一天看不下来”

吴莹记得很清楚,大约10年前,医院看皮肤科,为了挂华山皮肤科的专家门诊号,家住金山的她不得不早上4点起床,坐第一班公交车去市区,医院。医院的时候,还未到门诊时间,但门口已经聚集了大量人群,等她排队1个多小时拿到号时,就诊时间已经排到了下午。“差一点就赶不上了,”吴莹说,“看一次病,没一天根本不下来”。

尽管从年开始,上海已经开始建设网上挂号系统,之后几年,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等平台相继入局,开通网上预约功能,医院仍然一号难求,很多人仍不得不去现场排队就医。

直到年,排队问题仍然医院求医的人。年,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医院门诊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2分钟,其中排队时间占到了总时长的75%。即便能提前约到号,医院后,缴费、拍片……每一个动作几乎都得排队。

年10月26日,医院临港院区正式开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副院长范存义回忆,开业第一天,临港院区就吸引了~病人前来看诊,“本来我们预计人不会太多,可能也就几十个。”然而,医院的虹吸效应,让大量寻求优质医疗资源的病人前来排队就医,许多人为了能挂上号,甚至凌晨3、4医院。

那时候的临港交通还不像现在这么便捷。没有直达的地铁和公交,想要看病,得辗转好几趟车,下了车,再打车或者步行一段距离,光路上就得花费三四个小时,这还不算排队时间。

这几乎是当时去医院看病的上海人的常态。

吴春根是医院第一批触网的医生,他亲历了数字化诊断让看病加速。

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学成归医院推广介入微创疗法。但因为技术太新,不仅患者不知道,连不少医生也弄不懂什么叫介入治疗。21世纪初,互联网开始逐渐普及,出于宣教的目的,吴春根利用空余时间自己注册个人网站,在网站上介绍影像前沿技术,也为求医问药的“访问者”普及医学知识,提供医疗咨询。

那时候网页能够做到的事情还很少,几乎只能发文字。大多数诊断还没数字化,吴春根只能通过病人的文字描述进行病情分析,尽管如此,个人网站让外地不少病人能够接触到上海医院的医生。不少病人在他的建议下到上海六院做了微创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十年间:互联网问诊让小病在家看

就在医院临港院区开业的年,新的萌动也正在互联网上悄然发生着。

经过几年的积淀,因为挂号就诊功能而为人们所熟知的线上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丁香园,及至后来的微医、平安好医生开始探索线上问诊服务。

吴春根记得很清楚,年,医院临港院区刚刚开业,一切都还在建设适应过程中。当时,医院放射科科室的建设,又要负责教学和研究,还得去徐汇总院看诊,经常上午还在临港的办公室,下午就已经在徐汇的手术台上,两院相距70多公里,几乎横跨整个上海,开车单程也要一个半小时以上。“可能医院了,我还在路上呢。”吴春根笑着说,“没办法,总不能把病人丢下,既然接手了,就得负责到底”。

医、学、研三管齐下,忙得几乎没有个人时间的吴春根无力运营网站,只能将自己的个人网站关停。就在那时,好大夫在线平台向他发来邀约,邀请吴春根入驻平台,在线看诊。没有过多犹豫,吴春根就同意了,在平台开设账号,直至今天,“这些平台有专人运营,不用自己费精力,很方便”。

近10年间,乘着互联网技术的东风,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诊疗平台飞速发展,拉近了病人和医院之间的关系。病人问诊更方便,医生的初诊也更快速。

原来在个人网站上,吴春根只能通过文字和病人互动。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他不仅能和病人进行文字交流,还能看到病人发来的影像。很多病人的初诊,吴春根都是通过这些线上平台完成,“病人大部分都来自外地,有些人没必要跑这么远,可以提前让他们知道,免得白跑一趟”。

数据显示,到了年,医院精准服务用户达到多万,平安健康全国付费用户也超过0万,线上问诊成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今年25岁的郑洁前几天突然开始腹泻,医院看病的她选择了线上平台问诊。和医生说明情况后,诊断,开处方,整个过程仅花了10分钟左右。有了处方,她又去外卖平台买了药。从就诊到拿到药,整个过程只用了半个多小时。“有些小毛小病的时候,线上看诊其实挺方便的。”郑洁说。

十年后:一键精准预约

近两年,站在办公室窗前,吴春根常常眺望远方的整个临港,展现在他眼前的场景已经完完全全变了样:绿油油的农田成了一个个建设工地,各式各样的吊车忙碌着,在它们的运作下,高楼、小区开始形成。临港院区有了直通的公交车,也有了地铁。十多年前感受过的浦东速度似乎开始在临港重现。

10年的耕耘,吴春根把一头黑发熬成了白发,带领的放射科团队从11个人拓展到了40多个人。临港院区的介入微创治疗不断有新的技术出现,成了全国顶尖的微创中心。临港院区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在患者之间有了口碑。临港院区的日门诊量翻了好几番,从最初的、到如今的3多人次。病人多了,工作量大了,吴春根反而感觉门诊大厅窗口排队的人少了,放射检查室门口聚集的患者也少了。

年,《医院管理办法》发布,支持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并允许第三方机构依托实体医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年,上海13家医院医院牌照,互联网的春风终于医院,上海人的看病速度再一次获得大提升。

医院是第一医院牌照的医院之一。医院医院于年3月9日正式上线,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门诊预约、报告查询、在线处方、送药上门等服务,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线上运行。依托医院临港院区,临港新片区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数字化联通实现与六院临床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的实时对接,社区出具的检查检验结果、DR诊断由六院的专家把关,让社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

随着医院的普及和健全,困扰上海人医院变少,看病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9月24日,早上6点,在距离上海2个半小时车程的江苏小县城,李云发动汽车,带着医院就诊。3天前,医院小程序上约了专家号。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