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凛凛寒冬,唯有美食最暖心约起来 [复制链接]

1#

冬日·食/

美食

俗语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时节过后,气温下降更甚,天寒地冻,自然万物变得冷寂,最适宜腌鸡、腌肉。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将盐、花椒、八角、陈皮、香叶,炒香后,给五花肉做一个全方位按摩。然后封存在陶罐里,腌制三天两夜,再晾干后,冬季炖着吃,炒着吃,蒸着吃,那真是一道绝绝的美味!

冬日天气寒冷,多地有喝热粥的习俗。腾腾升起的热气,是冬日最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小镇的大缸烤地瓜,路过千万不要算了,一定要吃一个,那流心的香气,暖胃又暖心。

冬雪落下的时候,温酒肥牛,三两老友,亦是快哉。北方可以食牛羊肉进补,南方则可食鸡鸭鱼肉温补御寒。

到了冬天,一到饭点,便想吃点热乎乎的,仿佛这生活的热情,此刻全靠一碗热乎乎的美食撑着。

花溪牛肉粉铺子灶台上铺陈着一碗碗白嫩嫩的粉,青瓷大碗装着自己腌的酸豆角、酸菜、一盆当天煮好切的不薄不厚的牛肉。一口大锅热气腾腾。

每天要几十斤牛骨煮汤,不用鸡精味精,也没有特别的调味料,就是原汤。清亮亮的,浓香而不油腻,从早到晚的诱惑着路过的吃货们。

一碗粉倒进锅里,烫到火候,捞出来韧滑软,搅拌不碎,不易夹断,好粉!

肉是选用上等的黄牛肉,文火细炖,时间让各种滋味渗入肉质纤维,煮好的牛肉香、嫩、一点点烂、一点点韧,完全不用担心塞牙。

切的精细的香葱和酸菜是不可或缺的金牌配角,增加了牛肉粉的丰富和味道的层次感。接过来一碗粉,搅一搅,让所有的食材都亲亲密密的拥抱在一起。

借着热乎劲儿,一口粉、一口汤、一口肉,享受那滑过嘴里的温热与鲜美,米粉糯糯的饱足嚼头,酸菜酸爽脆,三下五除二,吃完回味无穷。

这点冷,算什么呢!

路过味一米线的铺子,看到几口小锅,沸腾着高汤,吞吐着火苗,一碗码的整整齐齐的各色配菜的米线,被投放进去,两三分钟,盛出来,冒着热辣辣的鲜香,被端到食客面前。

推荐麻辣口味的,第一口汤就把你鲜到飞起,所有的味道都是刚刚好。

白玉般的米线混迹在热辣浓郁的汤汁里,吸收着各路食材酱料的味道,明目张胆的挑逗着食欲,那股子香气扑鼻而来,口水一下子涌到舌尖。吃起来,满口的顺滑Q弹,洁白柔软,真带劲儿。

一手拿勺,一手夹粉,一口一口的嗦着,连汤都不剩。这个秋天最怕你上瘾的事情,就是这碗味一米线!

约你!来吃!

“螺蛳粉”看到这仨字,是不是有感觉了?你闭上眼想一想,那味道!是不是馋了?

螺蛳粉的粉大概是这一碗粉里最朴实无华的存在了,特点就是这个粉要用陈米做,越陈越好,没有油性和胶质的米加工的米粉,弹脆爽口!

事先泡好的粉,在滚水里一烫便好。撒上高温炸香的花生米、酸豆角、酸笋、黑木耳丝、白玉一般的萝卜丁、油麦菜或者空心菜、脆脆的腐竹……

上好的螺蛳、猪筒骨、土鸡炖上3个小时,配上茴香、母丁香、公丁香、毕波、白寇、八角、良姜、香茅草、紫苏、党参、辣椒……等等香料,总之,用各种香料配成的包在锅中熬成绝佳的汤料,让它集鲜香爽辣于一身。

时光更迭,赋予食物温度和仪式感,一包糖炒栗子,自带治愈的暖色和甜香,是贯穿记忆的味道和温暖。

特别是在冬天,只要路过小镇这家糖炒栗子铺,就不会空着手。甜蜜焦香的引诱从不间断,一袋袋板栗埋在炒砂中,不停翻炒,栗子壳变得油亮,焦脆,爆开了小口,也爆出了香气。

炒好的栗子结实饱满,牛皮纸袋一装,捧在手里还是热热乎乎,瞬间幸福感爆棚,刚走几步就迫不及待的剥上一颗,金黄饱满的栗子肉脱壳而出,热乎乎入口,粉糯甘甜。这甜蜜的温暖,谁会不爱呢。

喝一杯冰糖雪梨是冬季里的甜润,大块的雪梨、紧实的小枣、簇拥的银耳、艳丽的枸杞……颜色丰盛的饮品,令人看了就暖融融的。一杯冰糖雪梨不止暖了胃,还润了肺,喝下去自内而外水葱儿般的水灵。

一杯冰糖雪梨可不简单,多少梨、多少枣儿、多少水、多少冰糖、以及多少银耳枸杞的做配,都有最合适的配比,既要有清甜怡人“秀于外”的口感,又要有润喉“慧于中”的养生。

冬天里,温暖的光线,大锅里咕咚咕咚,沉浮着圆润光滑,色泽红亮的糖油粑粑,光是看,就能馋的人口水直流:光亮、细腻、圆润、丰满、柔嫩、糯软、香甜、色如肌肤。

在冬季里,手里握着一碗糖油粑粑,心就不冷,暖热了手,小心咬上一口,绵软不失韧劲,一咬一嘬,糯米香与红糖的甜香呼应,桂花是锦上添花,花生碎在唇齿间摇旗呐喊,这一团锦簇的味道在喉头冲撞个不停,一股脑地、悠悠地吞进肚里……冬天就应该吃糖油粑粑啊。

这些美食,只是冬天小镇热气腾腾的一角,还有很多美食,羊肉汤、海沙子面、菜煎饼、蟹黄包、翻滚小蛤蜊、粉汤羊血、牛肉粉……这个冬天,去尝尝吧!

来源:文旅日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