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记者从“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赛将于3月15—19日在重庆市永川区正式举办,整体规模余人。大赛将紧扣川渝合作、乡村振兴,实现“技能激活乡村、振兴擎动未来”的目标。
大赛成为全国最大规模赛事活动
发布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静向媒体记者介绍,重庆是全国最早参加世赛的省市之一,从年开始已连续参加5届大赛,目前共建立个市级竞赛集训基地,获批建立23个国家竞赛集训基地和全国首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修中心,基地为中国培养的选手累计获得15金7银4铜11优胜佳绩。
2月22日,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第八次会议上,川渝双方签署“十大专项行动”合作协议,也明确提出开展“巴蜀工匠”共育行动。
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围绕“技能激活乡村、振兴擎动未来”主题,于3月15—19日在重庆市永川区正式举办“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整体规模余人。同时,从本次大赛举办规模来看,算得上是今年以来川渝地区乃至全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赛事活动。
川渝异地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大赛
本次大赛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赛事组织“重庆+四川”。本次大赛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四川省人社厅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截至目前,重庆市38个区县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全部组队参赛,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甘孜州、阿坝州等16个市州组队参赛,经过层层选拔共推荐了名选手参加比拼。
本次大赛川渝两地共同组建了竞赛专家组,各项目的73名专家中,重庆专家53名,四川专家20名,每个项目专家组均有1名四川专家,刺绣、盆景制作两个项目专家组长由四川专家担任。这次“巴蜀工匠杯”是川渝异地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是人才交流最深入的一次。
多个项目放在“田间地头”农业生产第一线
本次大赛共设置20个比赛项目,设17个技能类竞赛项目,分别是:电工、农机修理、互联网营销、农业经理人、美发、养老护理、育婴、调饮、砌筑、刺绣、剪纸、蔬菜嫁接、无人机植保、盆景制作、手工制茶、乡村菜品烹饪、乡村旅游服务。同时,大赛围绕农业生产,设3个专业技术竞赛项目,分别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虚拟现实工程技术。
大赛在永川区集中设置了3个赛场,大赛开闭幕式以及养老护理、剪纸等6个项目将在永川区体育馆举行;电工、美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等7个项目将在永川区职业教育中心举行;值得重点推介的是,本次大赛充分突出了“乡村振兴”主题,把农机维修、蔬菜嫁接、无人机植保、乡村旅游服务等7个项目放在了“田间地头”农业生产第一线,将在黄瓜山下的全市首批“巴渝工匠”乡村驿站之一的“十里荷香”农业观光体验园集中举行。
“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开幕式,定于3月17日上午在永川区体育馆举行,18日下午结束比赛,19日下午举行大赛闭幕式,为获奖选手和代表队颁奖。
撰稿:张馨允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编辑:戴林
审核:刘鹏飞
总值班:丁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