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结丁香,含泪挂海棠。诗词中所描写的暮春时节,都有哪些花儿可以摄影作品还原出诗词当中的意境美感呢?
“一树相思结丁香,几处落红惜流光。暮春寒风带晚霜,海棠梨雨共泪长。”是我的一位粉丝在看了我写的“诗词摄影如何拍”之后,写在我评论区里的一首诗,诗词名叫《惜春》。
诗词释义
“一树相思结丁香,几处落红惜流光。”将丁香花拟人化了;“暮春寒风带晚霜,海棠梨雨共泪长。”将海棠花拟人化了——托物言志,也是诗歌当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一树相思结丁香,几处落红惜流光。”的意思是说——暮春时节,丁香树结出了花苞。这些含苞待放的丁香花,一团一簇,就好像一个一个的相思结一样。像花儿已经开败凋零了,落在树下。树下的几处落红,提醒着人们要珍惜时光,顾念眼前的美好。
“暮春寒风带晚霜,海棠梨雨共泪长。”的意思是说——暮春时节,寒风还是有一丝清冷的。早晚间似乎还有白天遗留的水汽所凝结而成的霜露。海棠花开了,但也是因为这一份清冷,花瓣上还凝结着一些宛若泪痕的露珠。
拍摄思路
“一树相思结丁香,几处落红惜流光。”摄影主题是丁香树,拍摄时间大约是晚春时节,表现的是一棵丁香树花团锦簇的样子。把丁香花苞比喻成“相思结”,需要拍摄丁香花在枝头含苞待放的状态;“几处落红”则是将视线转移到了丁香树下,用掉落的丁香花瓣提醒人们时光一去不复返。
“暮春寒风带晚霜,海棠梨雨共泪长。”拍摄时间是春末海棠花开放的时节,摄影主体是宛若“梨花带雨”的海棠花。“寒风带晚霜”是渲染气氛的抽象描写,毕竟谁也不可能直接拍摄出寒风的样子。我们可以拍摄风吹海棠花,用飘落的海棠花瓣来间接表现。
拍摄暮春清冷的寒风,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刮风的时间才可以拍。我们完全可以收集一些掉落在地上的海棠花瓣,在镜头前洋洋洒洒,然后按下快门。
“海棠梨雨”是把海棠花上面凝结而成的露珠比喻成海棠花的泪珠,需要拍摄几朵海棠花枝上边沾着水珠儿的饱满状态。
我们在拍摄时可以自备一个小喷壶——自然形成的雨露,或是水汽凝结而成的露珠不常有,但是人工制造的水珠却可以经常有。毕竟,方法总比困难多。
拍摄器材
“一树相思结丁香,几处落红惜流光。”是从“树枝上花朵的形态”和“树下的落花”这两个视角来表现丁香花的,所以在拍摄器材方面,我们也可以有两种选择。按照诗词的本意,“一树相思结丁香,几处落红惜流光。”需要拍摄丁香树上正在开放、含苞待放的花朵,和丁香树下的落花。
诗词本身就是中景描写,适合用24-70之类的中焦段镜头拍摄。我们可以拍摄一棵丁香树枝上的花团锦簇——树枝上的丁香花,一团一簇,连在一起。有含苞待放的,有正在开放的;我们还可以放低机位,拍摄丁香树下的落英缤纷。用那些开败后凋谢掉落在地上的花瓣作为前景,用丁香树作为拍摄背景。
根据诗词大意,我们还可以拓展的拍摄树上枝头的一团丁香花,和树下落在草丛当中的几朵丁香花。只表现丁香花个体的时候,适合采用长焦镜头拍摄近景特写。
用长焦镜头拍摄树上不再开放或是含苞待放的丁香花,还有落在树下的丁香花,摄影爱好者都不需要刻意的去变换机位。而且长焦镜头的虚化效果也很好,适合表现单花单朵的单独姿态。
在实际拍摄时,我们完全可以“抬头拍花团,低头拍落英”——毕竟,采用长焦镜头拍摄是需要一定的拍摄距离的。机位和摄影主体主体相距较远,用长焦镜头“指哪儿打哪儿”也是非常不错的拍摄体验。
“暮春寒风带晚霜,海棠梨雨共泪长。”拍摄内容是狂风吹落海棠花,和枝头海棠娇含露。在拍摄器材方面,我们可以选择用24-70这样的中焦段镜头,拍摄洋洋洒洒飘落到地下的海棠花瓣;也可以选择用70-这样的长焦镜头,拍摄一朵海棠花开在枝头,凝露如泪的娇媚姿态。
如果是真的遇到了刮风的天气,海棠花瓣,也真的被狂风吹落,凋零了一地……我们不妨放低机位,在海棠树下,用广角镜头拍摄“海棠树下花瓣雨”的凄美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