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级即将毕业离校的学子来说,
今年份的杏花与丁香,
尤为珍贵,
粉色与紫色,
这两种颜色,
构成了无数哈工程学子记忆中,
弥足珍贵的青春颜色,
在这学子即将挥别军工殿堂,
而首批后学子即将步入这精英摇篮的时刻,
让我们与新老军工人共赏哈工程的那些花儿……
杏林育英才
春风十里,不如哈工程的杏花拂面而过。哈工程的这片杏花林,栽植于建校的军工时期,每年到了四月末和五月初,杏花林便斗艳纷飞,吸引着校内的师生和校外的游客。无论是当年军工时期的教员,还是已经毕业的校友,还有即将毕业的工程学子们,都有着自己记忆中校园里的那些花儿,这些花儿也见证着他们的青春芳华。
近80高龄的水声学院退休教师田坦拿着当年在杏花林合影的一张黑白照片,回忆起当年在军工大院里奋斗的岁月……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国门的学者,他曾经与杨士莪院士一起参与了“东风五号”海上落点水声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为了完成这个“两弹一星”大工程中的分系统,当年的水声人在杨士莪院士的带领下已经整整奋斗了10年,正是当年这些水声人在不计个人得失,只求为国忠诚奉献的军工精神鼓舞下,砥砺前行,为今天学校的水声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繁花似锦,正如今天水声专业蓬勃发展、桃李天下的繁荣景象。60多年前,哈军工人亲手栽下杏林,寓意为*为国育英才,为国防做贡献;60多年后,这片杏林已经成为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三个第一精神传承的见证者,她见证着军工大院的岁月变迁,人来人往……这片杏花已经成为军工大院人对自己青春韶华的记忆存储,总是在不经意打开,满满的都是温暖的回忆……
“哈工程理学院教师贾念念:记得在我在上硕士的时候,我也会经常和我的同学们,三五成群的来这里照相,或者坐在长亭里聊天,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每到这个季节,每当看见这么多的,络绎不绝的人群,我都会非常想念我硕士时代的那样的学习和生活,非常感谢这片工程大学的杏花林,能给我那么美好的,珍贵的记忆。
”“哈工程本科生院副院长董宇艳:现在启航讲坛和这片杏花林,已经成为工程大学学子回忆学校的一部分,祝愿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
”五月,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又一届毕业生即将完成毕业设计,告别母校,他们在学校的杏花林里、丁香树下拍照留念,记录下自己在母校的最后一段旅程。
“人文学院级翟明曦:一路繁花相送,我希望我的同学们可以前程似锦。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级戴时捷:作为一个工程学子,我真心希望母校能越来越好,希望等将来青岛校区落成的时候能有机会去看一看,肯定也和现在的母校一样美吧。
”正如同学所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校园里的花儿成为岁月流转中的见证者,见证者学子们在这里勤奋求学的青春时光,见证着教师们在这里教书育人的杏坛岁月,见证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也希望从母校走出的校友们常常回母校看看,看看那片属于你们青春芳华见证者的花儿……
丁香图鉴
在工程人的眼里
蓝色,有校徽蓝,海洋蓝,天空蓝
紫色,有丁香紫,日落紫,薰衣草紫
哈工程蓝遇上哈工程紫
校园里的丁香盛开
大片大片的紫色
成为了校园里的主色调
伴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在这样的校园里读书
不免令人心旷神怡
紫色的丁香花与校园上空晴朗的蓝色形成对比
究竟谁才是你在心中的C位呢?
来欣赏一下丁香美图吧
紫丁香主要分布在
世昌路南体育场段、陈赓路十四公寓段、郑和路11号楼后、文庙街21号楼南边、济海湾、石园
天空的蓝色与丁香的紫色相映生辉
行走在校园里,忍不住大口呼吸几口香气。古朴的教学楼配上香气扑鼻的丁香花,在这样的校园里读书、学习,真是一件美事。
杜甫在诗中描写道:“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大朵大朵的丁香花枝簇拥着,紫花与绿叶相配,惹人喜欢。
白丁香主要分布在
军工操场周边、世昌路南体段郑和路11号楼段
■■■■■如云朵般洁白,虽然没有绚丽的色彩,但白丁香也一样不容小觑,默默装点着校园里的景色。
校园里的丁香花品种众多,除了紫丁香、白丁香外,还有暴马丁香、小叶丁香以及新引进的蓝丁香等等,都等着你去发现。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丁香花朴实淡雅,却香气扑鼻,
等到所有的春花都开完了,它才悄悄开放。
就像哈工程人一样,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这片工程紫,与工程蓝一起,
成为了哈工程人心中难忘的颜色。
丁香拍摄者:杨秀云
退休教工,原《工学周报》编辑
哈尔滨工程大学
—heu—
视频制作
李阳光郭健楠
编辑
雷蕾王翌铭过怡安李佳纬高晗
责编
霍萍
审核
吕冬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