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伊春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医药千亿元产业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管护、合理利用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大幅提升道地药材种植、养殖规模,扎实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摸化、产业化发展。今年1-3季度,中药材产值9.22亿元,增速8.8%,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一、政策牵引上项目
一是强化政策拉动。伊春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县(区)及森工集团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专项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制定印发《伊春市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伊春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年推进方案》,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扶持政策,在去年争取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项目资金万元的基础上,年度争取到位资金万元,有效带动了中药材产业规模发展。
二是创建产业园区。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积极向农业农村部申报创建产业园项目,铁力市被批复为国家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铁力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北药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8.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已经完成投资万元,完成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主体工程和冷库框架浇筑。
三是推进产业项目。省“百大项目”格润药业经典名方综合车间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投资已完成;葵花药业中药前处理提取车间扩建项目总投资1.02亿元,投资已完成;桦肽生物药业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万元,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一江村百药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万元,正在施工中。
二、龙头辐射带基地
一是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按照打造金南公路中药材产业带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资源、技术、市场优势,扩大平贝、返魂草、五味子、刺五加、林下参和苍术等种植面积,做到单品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年上半年,全市中药材大田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林下种植抚育面积达到43万亩。全市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97个,面积16.4万亩(含林下);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化基地33个,面积13.6万亩(含林下)。
二是加快原料基地发展。林宝药业集团租赁南岔林业局亩多种经营用地,利用1.8万公顷林地从事药材种植,作为中药材原料示范基地。九峰山养心谷利用景区内空闲地和多种经营用地,种植百合、芍药、人参、桔梗等中药材,计划3年内种植面积扩大到万亩。同时开发加工药膳、养生饮品等系列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市场占有率。金北药公司在林业施业区内发展暴马丁香原料基地1万亩,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三是引资扩大基地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中药材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引进伊春今生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汤旺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区,投资万元,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3万亩、种苗繁育基地亩,中药材加工基地1个,已完成中药材2万亩种植基地和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三、科技支撑增动力
一是注重科技研发。围绕中药材产业项目和产业化发展,组织实施了药用动植物种植养殖、道地药材提取、新药开发、功能性产品研制等科技项目14项,各级政府及企业累计投入科研费用近2亿元,申请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开发出苦参寒地栽培技术、保健药枕以及芩爆红止咳口服液(合剂)、刺五加和平贝系列保健饮品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
二是重视专业人才。以“市委书记进校园活动”为契机,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聘请副校长王喜军教授为主任委员,杨炳友、李廷利、杨波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共计19位专家教授成立中药材专家顾问团,为伊春中药材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提供高端技术支撑。招录中医药大学22名本科应届毕业生,充实到中医药队伍。组织伊春林科院、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机构专家、各地种药能手等组建4个市级中药材专家顾问团队。
三是建立质量体系。参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制定《伊春市中药材生产管理指导意见》,指导全市药企、基地及种植大户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生产、有机化认证。按照GAP要求,推动开发建设基地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行建设中药材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今年成功获批6个省级示范县项目,在全省占比15%;同时获批省级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处;争取年度中药材高标准农田1.45万亩。
四、业态融合促发展
一是拓展康养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模式,为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市有3医院建立了治未病科;医院牵头,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医联体,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推动医养和康养结合发展。以黑龙江贵龙药业中药材种植基地、金山屯九峰山景区等项目为带动,打造融合中医养生保健、中药材种植、中药材采摘、药膳养生、中医药科普宣传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小镇。
二是建立风险保障体系。为有效提升中药材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化解中药材种植风险,为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提供保障。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联系,拟达成在中药材规模种植、加工和企业经营性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邮储银行伊春市分行“中药材产业户贷款贴息项目”已落地铁力市;铁力市政府与人保财险铁力支公司达成协议,为种植户提供保险服务。
三是拓宽产业融资渠道。为更好地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伊春市组织金融服务局、财政局、北药产业服务中心等部门研究设立中药材产业基金,确定了基金的规模、流程和管理细则等,并筛选合作银行,现正在办理落实各项手续。
来源:中药材发展处
责编:刘琼
审核:张晓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