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丁香结
朗读教学指导
一、理解文本内容
《丁香结》是著名作家宗璞(中国近代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仅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色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他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这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文章在介绍丁香花的形象时,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突出了它的颜色、样子、气味。对丁香花有写意式的色彩描写:月下的丁香是“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斗室外的白丁香洁白耀目,被作者直接呼作“檐前积雪”,还有“一篇莹白”“参差的绿”与“两扇红窗”交相辉映,自是好看。除了写意式的色彩描写,也有对花形的工笔白描“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开满一树……”从局部写到整体,条理分明,文字富有节奏感。从对丁香花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景物的体察精微,描写生动,神形俱得。
写丁香结的部分,巧妙融入联想,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丁香结的内涵。第四自然段段首分别引用李商隐和李璟的诗句,从多愁的诗句联想到自己曾目睹的摇曳在多愁细雨中的丁香,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叹。第五自然段段首写作者对古人“丁香结”这个说法的疑惑,联想到一次春雨中近距离观察一束丁香花花蕾,发出了“果然是丁香结”的感叹。最后,由“丁香结”这个意象联想到人生的经历,对“丁香结”有了新的领悟。借物抒情,意蕴深刻。
“阅读链接”中安排了四句跟丁香结有关的诗句,诗句中皆有“丁香结”比喻解不开的愁怨。丁香有结,芭蕉难解,古代文人惯常用以比喻愁绪之郁难解,并逐渐成为比较固定的文学意象。诗文对照,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增加语言积累。
二、把握朗读要点
(一)确定朗读基调
基于文本要素解析及课文体裁,我认为本课的朗读总体上要语调要平和,语速要舒缓,以体现丁香之美好,意象之内涵。
(二)明确朗读重点
宗璞是散文大家,语言精美典雅,读来画面感强,需要同学们通过细细朗读感知。故此,本课的朗读重点是通过合适的语调语速读出画面感。朗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象,边品味那典雅的语言。
(三)扫清朗读障碍
1.字词读音方面:注意几个重点:前后鼻音,“案、襟、怨”是前鼻音,“恍、莹”是后鼻音;平翘舌音,“参差、簇”是平舌音,“缀、拙”是翘舌音。易错字,“参差”这个词读cēncī,既要注意平舌音,还要注意第一声。“单薄”中的“薄”读bó;“笨拙”中的“拙”读zhuō
2.难点突破方面:
(1)读好长句子。
①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读这个句子,要处理好几点:一是读好轻声,轻声读好了,才能读出语句的活泼来;第二读好几个拟人化的动词“探”“窥”“惹”,这几个动词加以强调,凸显了花的楚楚动人;第三把握语速语调,舒缓的、轻轻的、悄悄的,那种丁香如娇艳的小姑娘娇羞的形象方能跃然纸上。
②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这几句话要读好一处停顿,两个词“恍然”“果然”,三个叠词“小小”“圆圆”“鼓鼓”。第一句中的最后一个小分句需要做个停顿,一是这样考虑到孩子们的气息,二是停顿易于理解句子的意思;第三句中的“恍然”是一下子明白过来,读出顿悟之感,“果然”是结果与预想一致,读出意料之中;第二句中的三个叠词,凸显了丁香花的形象之美,之可爱,注意读的时候语气亲切,注意上声连读的音变。
三、设计朗读环节
第一步:学生试读。学生借助字典查字或联系上下文揣度不会字的读音,自主读文。
第二步:ppt简洁展示要点(三),并进行适当范读与学生练读,为学生进一步朗读好文章扫清障碍。
第三步:教师范读或朗读录音示范。教师范读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朗读基调,并让学生体会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的把握。
第四步:学生练读。结合内容讲解,注意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重难点句子的读法。朗读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形式多样化。尽量避免齐读。
四、评测朗读效果
朗读等级
参与态度
正确流畅程度
情感表达态度
本课朗读要点达成度
A级(优秀)
主动参与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极少,朗读流畅
准确表达情感
1.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语气重音;
2.朗读时,语调自然,代入感强。
B级(良好)
较主动参与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3—5处以内,朗读较流畅
较为准确表达情感
1.较好的把握朗读要点;
2.语调较自然,有感情。
C级(合格)
参与较被动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较多,朗读不够流畅,但不影响听者对内容的理解
基本能够表达情感
1.基本把握难度要点;
2.朗读时,不拖腔,但缺乏情感。
D级(不合格)
被动或不参与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很多,朗读不畅,影响到听者对内容的理解。
不能够表达情感
不能流畅的进行朗读。
五、标记朗读标识
2丁香结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宗璞,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六、示范课文朗读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一上)
我上学了
识字1.天地人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二上)
小蝌蚪找妈妈
我是什么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三上)
大青树下的小学
花的学校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四上)
1.观潮
2.走月亮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五上)
1.白鹭
2.落花生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六上)
草原
丁香结
阿雷带你吟古诗系列(中):
统编三四年级古诗立体学习(点击即可学习)
阿雷带你吟古诗系列(初):
统编一二年级古诗立体学习(点击即可学习)
阿雷老师带你读小说系列:
阿雷带你读小说《草房子》(点击即可收听)
阿雷弟子带你读经典系列:
倬汉读《大学》合集(点击即可收听)
倬汉诵《中庸》合集(点击即可收听)
乐乐诵《老子.道经》(点击即可收听)
乐乐诵《老子.德经》(点击即可收听)
小乐读《论语》(点击即可收听)
俊阳读《古文》(点击即可收听)
小航读《孟子》(点击即可收听)
喜欢朗读吟诵的朋友,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