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是积淀与创造的桥梁。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本学期侃老师执教六年级,发现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中有不少短小精悍的课文,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学完课文后,老师引导学生仿写课文进行练笔,产生了不少佳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原文: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丁香结》仿写:莲东营市育才学校六年级六班张皓珺夏季,正是莲花盛开之时。小区里的一条水沟里,杂草和芦苇间,透露出一片雪白,让人眼前一亮,仔细看时,才发现那是几朵莲花。她就像天真的孩童,拨开层层的芦苇,探出好奇的小脑袋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少年宫里的莲花更多,傍晚时分,在又大又圆的莲花池边散步,看到余辉的照耀下,任何一株莲花和莲叶,仿佛都镀上了金色的光圆,残留在莲叶上的一颗颗珍珠,变得更加耀目。在我老家的屋后就有一条小河,从窗户往外望去,就可以看见那蓝水晶似的带子。水是那么清,宽大的莲叶是那么整齐的平铺在蓝色的缎带上。晚上,月光之下,白色似乎和夜晚融为一体,玫红色还是那样鲜艳夺目,好像是在蓝色的缎带上了一朵朵花。“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我一直不解,从淤泥中长出来怎会一点不占上一点泥呢?有一天我抽空去观察莲花,我小心地把莲花弄得斜一点,露出了莲花的茎,茎上真的没有一点污泥,莲花上也没有一点泥。莲代表着高雅,纯洁,再想到那些话,我理解了“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的涵义,“淤泥”就像人生中的诱惑,我们要抵御各种诱惑,做一个高洁的人。教师点评:本文是在学习《丁香结》之后完成的习作。小作者细心观察生活中的莲花,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致描绘了莲花、莲叶,语言优美。在写完花之后,小作者也像宗璞的《丁香结》一样,引用了诗句“出淤泥而不染”,展开了对莲花的思考,写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在结尾处还抒发了自己的感悟:我们要抵制各种诱惑,做一个高洁的人。
原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主题选编了三篇课文。其中《夏天里的成长》围绕“夏天”这一中心词,描写夏天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甚至是无生命的河流、铁轨、柏油路等,最后写到人的成长,观察细腻,语言生动,中心突出。学完课文后,老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仿写一篇《秋天里的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几篇优秀习作吧!
《夏天里的成长》仿写:
秋天里的收获
东营市育才学校六年级五班李鹏雨
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所有事物都是时时收获、天天收获、周周收获、月月收获的,但是秋天的收获,是丰富的收获,是热热闹闹的收获。你看那波光粼粼的明月湖,收获了南飞候鸟的感谢;你看那铺满落叶的泥土,收获了来自树叶的感恩;你看那红红的枫叶,收获了来自秋天的颜色。乡下的母鸡,几天不见,就收获了一只只小鸡;城市里的蚂蚁,几天不见,便收获了许多剩饭和米粒。秋季九月,收获了火红的高粱,收获了沉甸甸的稻子;金秋十月,收获了桂花的飘香,收获了红彤彤的柿子;深秋十一月,收获了秋季的第一场凉风,收获了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随着天气不断转凉,温度降低,当作物收获农民最后一脸微笑时,当大地收获了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时,冬天就来了。一过秋天,就快要期末考试了。回顾自己这多半学期,学的知识,你会觉得非常充实,有谚语说:“种也在人,收也在人。”种庄稼时虽然辛苦,但是收获的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也一样,要趁时候多收获一些知识,将来成就更好的自己。秋天里的收获
东营市育才学校六年级六班徐子涵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果树们在春天抽出嫩绿的小芽,夏天变得枝繁叶茂,一到秋天,满树结的五彩缤纷,像挂了一串串的灯笼。果园里到处香气扑鼻,黄澄澄的橘子,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软的柿子,水灵灵的桃子,火红的石榴,还有些青涩的梨子,点缀在繁茂的枝叶间,五光十色,真是惹人喜爱。稻田里,春天的小稻秧就像绿油油的小草,可一到秋天,结满了金黄金黄的稻穗,一个个沉甸甸的,它们弯着腰相互切切私语着,好像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一阵秋风吹过,它们不停的舞蹈着,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也成熟了,秋姑娘为它们脱下了绿色的外衣,换上一身金色的衣裳,它们高兴的咧开小嘴,露出一颗颗金黄的牙齿。此时的农民伯伯们也笑的合不拢嘴,看着这丰收的硕果,心里乐开了花。秋天的校园里更是收获满满。同学们有的收获了知识,有的收获了友谊,有的收获了快乐,有的收获了进步,多点儿、少点儿总在收获着。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秋天的收获一定离不开春天和夏天的努力。我们也一样,要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在这知识的海洋里努力遨游。这样,我们才能像农民伯伯一样在秋天里收获满满。秋天里的收获
东营市育才学校六年级六班张芮晨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的生长从来不停歇,当他们成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得到秋天带给他们的收获。你在果园里看果树,一天就会长出几个果实,你站在玉米田里、高粱田里听声音,在啪啪的声响中,一夜可以蹦出好几个果实。昨天是乒乓球西瓜,今天是拳头大的西瓜,明天就是我们嘴里的甜品!一棵树几天不见,就会变成大的镶嵌了黄金的“摇钱树”;一片洁净的马路,几天不见就穿上了火红的礼服;家里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他们已经成爸爸妈妈了……
玉米咧开嘴高粱弯下腰,农田果园一天一天变得瓜果飘香;苹果熟了,梨子熟了,农作物都熟了,农民伯伯脸上是一天天的开朗起来;泉水收获,瀑布收获,小河也是一天天的变成穿金带玉的时尚模特!俗话说“秋天万物丰收季”,随着季节的变化,到了收获的最佳时期,连铁路的铿锵铁轨都听到了路人赞美的声音。
一个秋天,小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学生,中学生进入了名牌大学。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北方农家的谚语说“立秋拿到手,还收三五斗”,又说“秋季早耕田,丰收在来年”。立秋时节再努力一把,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人也一样,要赶时间,赶秋天,再努力,争取硕果累累。
跟着课文学写作,通过仿写训练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写作也没有那么难?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多练笔,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