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若尘、班琳丽、翩然落梅、鲁蕙、冬雁、幽兰小诗、今今、班美茜、李品、郭慧、小鱼戋戋、青衣红袖、一炉雪、金楚瑜、禅心、兰心、董玉玲、柳儿、老巫、高艳梅、段娜、张馨文、刘素侠、灵儿、天外飞仙、张莉、施舒姗、晨霞、萧阳、慧心、张晓丽、刘淑梅、碧江、吴微尘、付雪姣、李智信、李书伟
◎五月
文/秋若尘
奥利维亚沿着乌斯河向前走去
“我不应该被这些事情影响”她边走边说
期间,路过伍尔夫的黄金蜂群
短暂地停留了一下
“我们相认
也许是最好的时候”
瘦小的女巫,内心充盈着喜悦
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
荒野里,杂树丛生。狼群和野熊留下踪迹
伟大的人类
还在热衷于炼金术和冒险
到明天会是一个好天气
阳光普照
沉睡的乌斯河就会苏醒
简介:秋若尘,女,70后,现居商丘。河南作协协会会员,商丘女子诗社副社长。
◎失明者
文/班琳丽
一切都是黑色。黑暗。和颤抖。
僵直的舌头。伸长。双眼
不安的血,洗着哀伤的火。
声音在四面埋伏。细碎的
羽毛落地的声音。微弱的
是草虫子。叫声里,
鱼的腥味,牛奶的
甜味。在夫人胸口上
熏衣草混合着体香的味道。
尖锐的血的声音,火的声音。
刺的声音。黑色的声音,
黑暗的声音。
脚步的声音,棍棒的声音,
锥刀的声音。和人类的声音……
太阳落在城市另一边。
夜色逼近。
穿过地狱的精灵,
今晚,黑夜必将燃烧。
我靠近。离开。靠近。
深度颤栗,终是虚伪。古老
恻隐里,包藏凶险。
我,就是失明者。
此刻警惕世界末日的一切。
简介:班琳丽:笔名班若,70后,现居商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商丘女子诗社会员。
◎峰巅
文/翩然落梅
天黑前我终于到达山顶。
山很小。
风慢慢拿刀削它,
一根甘蔗
越来越尖峭。雾气鲁莽,索性
拦腰斩断了它
哦,它浮在尘世之上,释放了梦境中
尖锐的一点微甜。
人世在脚下晃荡,甜中渗进了
红尘的苦味。
如果从对面的星星上
看过来,我长发倒垂,孤悬在一根针尖上
一滴淡黄的蜂蜜。
时间,欲穿过针的线
垂在一旁。随时将我取走。
简介:翩然落梅,原名崔宝珠,河南商丘人。生于七十年代。曾参加《诗刊》28届青春诗会,商丘女子诗社副社长。
◎陷入
文/鲁蕙
黑暗。我把灵魂交出去
或者徒劳,或者深渊。这一切都将继续
我无法描述如何赤脚在深夜里奔跑
确信你和我一样努力地活着。明澈,纯粹
且又无所适从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互不惊扰
正如门前那条河流倾心于神秘的湖泊,沿着
无尽的空旷缓缓前行
河岸两旁的垂柳,它们终日保持沉寂
一些岩石被河水覆盖着,似乎
终于找到可以栖息的灵魂。它来自一种秩序
如同我的信念
在黑夜消失前,我知道你会出现
就在那里。露水湿润所有的植物,包括
我深处的苦痛
你双臂环抱,微笑地看着我
(一定是你摆脱了某种情绪),迷人的面孔
隐藏一摞摞无人知晓的苦难
黎明向我们靠近,仿佛梦幻一般
很久以后,我们坐在各自的身体里
且为彼此。不会离开
简介:鲁蕙,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湖诗刊》副主编。商丘女子诗社社长。河南商丘人。喜欢诗歌、舞蹈,商丘首届“桂冠诗人”。河南省第11届运动会舞蹈大赛个人舞全能亚军。有诗散见于《诗刊》《星星》《绿风》《诗选刊》《扬子江》《诗潮》《诗歌月刊》《延河》《山东文学》等。第五届白天鹅诗歌奖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云南宁洱普洱茶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著有诗集《彼岸花》。
◎跋涉
文/冬雁
其实这路上没有什么秘密,我走过的
无非是——
激流山川,荆丛草稞,酷暑和寒霜
无非是——
变身的虫蚁,稀有的鸟类,灭绝的物种和
迷路的羊群
街头拉着凄凉二胡卖艺的
流浪老人,提着公文包的公务员
拖着血肉之躯的朝圣者
是的,我必须要经过这些
才能看到——
在荒野里打造迷宫的人
在桃花树下酣睡的人
病榻上垂危的病人,如同一只在剁板上
蹦哒的大鱼
是的,它们同时也经过我这个,在路上
背着一沓废纸的人
简介:冬雁,本名王艳,女,70后。商丘市柘城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商丘女子诗社秘书长。作品发于《诗刊》《诗选刊》《绿风》《山东文学》等,入选各种诗歌版本。全国诗歌散文大赛获奖若干。
◎文雅台
文/幽兰小诗
去过文雅台,看门窗就知岁月
两层的楼阁写着历史
孔子的檀树被伐,去了别国,
抱定了流水和礼仪,思想流向八方
刘武想来有过大抱负
三百里梁园何等辉煌
角亭上吴带可当风
司马相如醉酒谈古今
笑声抵过风声
而今,文雅台四周绿植葱茏
水系环绕,白鹭低飞
当年六角亭上作赋的人
必定观之唱今朝
注:文雅台位于商丘古城城郭东南角内侧。占地平方米,东西宽70米,南北长米。现有院墙一周、过厅三间,大殿三间,重檐六角亭一座,亭内有唐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绘孔子石刻画像,亭四周有历代名人碑刻40余通。文雅台原为为孔子习礼处,后世梁孝王刘武做梁国国君时常与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赋,遂建文雅台。
简介:幽兰小诗,本名田爱平,河南商丘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商丘女子诗社会员,《你我他》杂志特约作者,中国新诗百年网络最给力诗人。写诗、读诗、画画。作品散见于多种刊物,入选《当代方阵.短诗经典》,《中国百年新诗经》,获各类诗歌奖若干。出版诗集《风中花影》。
◎秘密
文/今今
大树其实不总是沉默
每只晚睡的鸟都听到了
它们在夜里的交谈
人们还没有起床
森林就醒来了
它宽了宽湿漉漉的外衣
就有鸟群飞出来
每棵树都害怕极了
生怕这些小东西
把它们藏了很久的秘密
透露出去
简介:今今,原名丁今。现任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师。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商丘女子诗社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汉诗》《读者》等刊物及各种选本。出版合集《十二女子诗坊》,个人诗集《琴弦》。曾获首届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三等奖。
◎我们的夏天才刚刚开始
文/班美茜
在这里
泪水不会为你包裹成一颗月亮
更别指望创造出什么奇迹
茼蒿菜使夜晚的空气变甜
猫在第七棵云杉下等候送鱼的水车
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相信
我在人世的跷跷板上摇晃了很久
我不再到处吐露心声,因为
总是和别人说着话
悲伤突然降临
就是这样,在房屋和荒杂的园子之间
我和几只野猫及未知的鸟儿栖居了很久
夏天才刚刚开始呵,在生和死的路上
万物已分崩离析。诗人
我们用修辞清洗自己,直到如珍珠
散发出柔软的光辉
这是可以触摸到的礼物
我们从中感受到痛,各自用灵魂
照料着自己
简介:班美茜,河南人在上海工作,河南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女子诗社会员。上海松江文学协会会员、上海松江经济开发区女工委员,上海“百姓学习之星”全国中华总工会“自学成才职工”,商丘女子诗社会员。诗歌作品刊发《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新诗》《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河南诗人》《上海诗人》《夜郎文学》《安徽文学》《山东文学》《飞天》等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曾获全国“大河奔流纸上水墨扒村瓷杯”诗歌大赛一等奖;上海第八届诗歌大赛一等奖;上海“柏林书房杯农民工诗歌大赛二等奖”;等全国十一次诗歌大赛奖项。著有话剧、诗集和长篇小说。
◎那时候,时间还是一枚干燥的词
文/李品
在梦里,写诗。到来的词都自由
会凌波微步。整个晚上,你任由它们在你脑海里
滑行,穿梭。灵魂般飘渺的词
夏日辽阔的湖面上,蜻蜓带起的风。
灵魂?是的。一个空荡荡
称不出重量,又让人不安的东西。
你说不清它的形状,大小。但你知道紫色是它的烧灼
没有月光的边境,一架无弦琴
被风弹奏着。整个山谷都能听得到回音。
你在某一刻被这回音唤醒
看到雾气正在向湖边的丛林弥散。
石头起身,带着它一贯的沉默。
那时候,阴冷还没有侵蚀到石头内部
——那时候还没有下雨,时间还是一枚干燥的词。
简介:本名李品,年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女子诗社会员。有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草堂》《创作与评论》《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河南诗人》等刊物。
◎冬天的第n场大雪
文/忆蝶
白羽毛飞下来
两个男人像两把利刃,对峙雪野
风的口哨,又凌厉了
沾着雪水
磨的利刃,似乎还不够
噗,男人往手心吐了一口
呼啦呼啦,打磨的利刃
又陡峭了一分
生存的磨刀石
又薄了一分
昨夜,男人精心的准备着
天明的这场对决
可是,敌人不是别人
是他自己,另一个自己
也许是唯一继承人
正因为如此
刀要磨得够快,
刃要刚刚好,噗
像一片雪飞下来
一个过路人,忽然把头
缩进厚厚的衣领
走得更急了
那时,漫天飞舞着白羽毛
简介:忆蝶:本名郭慧,商丘女子诗社会员,教师。爱生活,爱艺术,爱所有美好物事。曾有诗文摄影作品散见于《诗刊》、《国土文学》、《国家诗歌地理》、台湾《文创达人志月刊》等报端杂志。
◎在人间
文/小鱼戋戋
玄武门青苔小心藏起千年秘密
桃花瓣撞翻盛唐涟漪
沉醉眼波万顷
一曲霓裳羽衣拂动整个
摩肩接踵王朝
倩影遁入斑驳墨迹
熏香弥漫华清宫四季
安置好每一朵雪花
长生殿执手盟誓。酣醇
清风的春梦
候鸟过沉香亭落雨
流年烙出琉璃绛色脉络
薄凉的雾漫过马嵬坡——
断更残垣早遗忘那缕未挽青丝
青冢荒草已掩埋那方未结绣帕
独饮星光,她浅笑盈盈
时光失去意义的轴心,直到
春风拂过
简介:小鱼戋戋,商丘女子诗社会员,商丘市诗歌协会理事,商丘市作协会员。爱文字,作品以诗歌为主,散见于《中国国土资源报》、《国土资源导刊》、《星星诗刊》、《新华文学》、《美国南加州报》、《河南诗人》、《河南日报》、《关东作家》、《作家周刊》、《台湾好报》等。荣获年“文心织语”平台同题诗一等奖。
◎立夏贴
文/青衣红袖
樱桃红了
桐花雀跃而下。麦穗怀了身孕
父亲栽的黄瓜爬长了秧子
毛桃偷偷搽上了胭脂,小鸡仔长出了白翅膀
母亲在灯下,挑豆种
眼里,映出一块块金子
我在写字。听远处的蛙声
偶尔抬头。一道看不见的弧线
遮住了星星
在这被风吹开的夜晚
一朵不再饱满
的蔷薇,和老家门口
正在变黄的杏儿
同时,陷入夏的誓言
我听见,两个透明的影子正在窃窃私语
简介:乔艳侠,笔名青衣红袖。曾用笔名风在天涯。河南永城人。商丘女子诗社会员,永城市作协会员、永城市诗歌学会会员,永城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网络编辑、网络写手。有作品散见于美国《风笛》诗社、台湾《文创》诗刊、台湾《葡萄园》诗刊、《新大陆》诗刊、《白天鹅》诗刊、《河南诗人》、《诗人文摘》、《马兰花》诗刊、《中国诗歌地理》、《华夏文明导报》、《大河健康报》、《商丘日报》等报纸刊物,及各大文学网站。出版合集《青春永远绽放》、《纵使人生荒凉,也要内心繁华》。
◎桃花的半面人生
文/一炉雪
春光明艳,人世圆融
一切敏锐的事物都适合隐匿,消融
因为,它总能
轻易洞穿时光的伤口并殃及五脏
一不小心,让你
从人生的飑线跌落,捽碎所有缠身的陋习、恶疾
于是,迟钝成为不可避免的后遗症
而这
正是你所欣喜的
从此,越来越多的事物可以淡出视线
于是,忽略成为一种习惯
高大上的场景有毒,力避之
视野越发逼仄起来
只容得下绿草,虫鸣,风以及被风
吹碎的金子
如今,你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