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
2、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3、大梦将寤,犹事雕虫。——《陶庵梦忆·自序》
4、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萦带之。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陶庵梦忆·日月湖》
5、燕客捧出,赤比马肝,酥润如玉,背隐白丝类玛瑙,指螺细篆。面三星坟起如驽眼,著墨无声而墨沈烟起,一生痴傻,口张而不能翕。——《陶庵梦忆·天砚》
6、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陶庵梦忆·鲁藩烟火》
7、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西湖梦寻·补孤山种梅叙》
8、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陶庵梦忆·金山夜戏》
9、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陶庵梦忆·金山夜戏》
10、楚生色不甚美,虽绝世佳人,无其风韵。楚楚谡谡,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其解意在烟视媚行。——《陶庵梦忆·朱楚生》
11、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不移而具。——《陶庵梦忆·不二斋》
12、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乱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陶庵梦忆·濮仲谦雕刻》
13、石连底高二丈许,变幻百出,无可名状,大约如吴无奇游黄山,见一怪石辄瞋目叫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陶庵梦忆·花石纲遗石》
14、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余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陶庵梦忆·鲁藩烟火》
15、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
16、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陶庵梦忆·龙山雪》
17、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陶庵梦忆·天镜园》
18、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陶庵梦忆·秦淮河房》
19、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摺,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陶庵梦忆·奔云右》
20、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
2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22、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西湖梦寻·西溪》
23、《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不能名,一里之中未尝产棘木、荆草。”紫金城外,环而墓者数千家。三千二百余年,子孙列葬不他徙,从古帝王所不能比隆也。——《陶庵梦忆·孔林》
24、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巷内,复迭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陶庵梦忆·绍兴灯景》
25、塔中四望,则东瞰平芜,烟销日出,尽湖中之景。南俯大江,波涛洄洑,舟楫隐见杳蔼间。——《西湖梦寻·南高峰》
26、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陶庵梦忆·祁止祥癖》
27、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燎绕,半日方散。——《陶庵梦忆·报恩塔》
28、护门容虎,洗钵归龙。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陶庵梦忆·表胜庵》
29、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采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陶庵梦忆·世美堂灯》
30、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蜐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沓沓然而沸。——《陶庵梦忆·金山竞渡》
31、偶听柯亭之竹篴,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陶庵梦忆·表胜庵》
32、丹垣绿树,翳映阴森。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亭后西栗十余株,大皆合抱,冷暗樾,遍体清凉。秋初栗熟,大若樱桃,破苞食之,色如蜜珀,香若莲房。——《西湖梦寻·冷泉亭》
33、西泠桥树色,真使人可念,桥亦自有古色。近闻且改筑,当无复旧观矣。对此怅然。——《西湖梦寻·西泠桥》
34、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春以罂粟虞美人为主,而山兰素馨决明佐之。春老,以芍药为主,而西番莲土萱紫兰山矾佐之。夏以洛阳花建兰为主,而蜀葵乌斯菊望江南茉莉杜若珍珠兰佐之。秋以菊为主,而剪秋纱秋葵僧鞋菊万寿芙蓉老少年秋海棠雁来红矮鸡冠佐之。冬以水仙为主,而长春佐之。其木本如紫白丁香绿萼玉碟蜡梅西府滇茶日丹白梨花,种之墙头屋角,以遮烈日。——《陶庵梦忆·金乳生草花》
35、今乃人去山空,依然水流花放。瑶葩洒雪,乱飘冢上苔痕;玉树迷烟,恍堕林间鹤羽。《西湖梦寻·补孤山种梅叙》
36、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陶庵梦忆·日月湖》
37、余于左设石床竹几,纬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烛毾氍。以崑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余解衣盘礡,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陶庵梦忆·不二斋》
38、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39、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自为墓志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