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丁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草木志龚鹏程北京花事上
TUhjnbcbe - 2021/2/25 1:59:00
Yanz按:《北京花事》为吾师龚鹏程先生之旧作,备论燕地三春花事,颇动人游赏之兴。北大花木繁多,实堪细按此文逐一寻访,今值春分之际,得龚师同意,特将此文刊于草木志栏目中,以飨诸君。草木志龚鹏程:北京花事(上)

西府海棠,摄于外文楼前


  人间四月天,某日,将暮,我对办公室几位小朋友说:“收工吧,带你们去赏花!”大伙满面孤疑,随我驱车到元大都遗址公园,临水一望,才都大吃一惊。原来此地绵延数里遍植西府海棠,一片香雪,花光繁艳,胜似江南。他们有人在北京居住了数十年也都还不晓得竟然有此花海,不禁怪诧了起来。

西府海棠,摄于外文楼前


  我知有此妙处,原是一台湾友人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办古琴社时介绍的。中山公园本以花胜,每春皆有郁金香展、梅兰文化节等,海棠则在来今雨轩及中山先生像北侧海棠路,二百余米花缠枝垂、云锦灿霞。我在台湾只见过秋海棠一类,伶俜稚弱,绝不能想象它能如此交柯蔽日地开满树的花。

西府海棠,摄于外文楼前


  而海棠花溪更胜之处在水。临水之花,绰约多情,又令人醉矣!每年春末,多来此地盘桓,或携酒,或张琴,坐花下,落花赛雪,藉铺一地,俛仰歌舞,动静皆宜。
  也曾在此收过一个徒弟。因到了这等情境,人自然就有了诗情,想学诗。我说:“那你就在这里磕头罢。”他便跪了下去,俯到一地落花上,深深嗅一花气。香气沁心入脾,未来诗就容易作了。

西府海棠,摄于外文楼前


  赏海棠,不过是燕京花事之一端。某日乘车,司机说今日堵,不好开。询之才知城里玉渊潭有樱花节,城外香山植物园也是花季,虽还不到“倾城人道看花回”的地步,但其壅堵可以想见。↑东京樱花,摄于塞万提斯像附近→日本晚樱,摄于勺园附近
  可是花事之盛,不应该是在江南吗?北地沙重风寒,焉有如许名花可赏?
  这就是一般人印象之误了。大多数人到北京,亦以游览人文历史遗迹为主,未料到还有花木自然之景可观。以为花木林园、山水草卉之美,概属江南。其实不然,此间大有佳趣。杏花(上图,摄于外文楼西南角)山桃(右图,摄于静园北面)
  北京的市花是月季和菊花。月季月月开花,菊花仅见于秋天,且不说,单说春天。春天海淀就有百望山山花节、凤凰岭杏花节、植物园桃花节、香山山花节等;丰台有花卉大观园;顺义有槐花节;大兴有梨花节;平谷有桃花节;延庆有杏花节。光是这些,就看不过来了,更不说城里各色大小花展啦!月季,摄于燕南园月季,摄于勺园附近
  目前这所谓节,当然以办活动、凑热闹为主,不脱村野气。但因配合春游踏青,有点野气,反而多了份生机勃勃的意味,故也还不令人恼。且凡能举办什么节,必是该地之花颇成规模。凡事,“数大便是美”,如平谷之桃,广达数万亩,一片花海,纷红照眼。略一想象,便觉神往,岂可谓其不足观?槐花,摄于学生宿舍区及三角地附近
  当然,赏花人要看的还不是这村野人卖白菜式的,光要大、要多。赏花是与文化有关的。如海棠花溪,若无一石碑,刻上东坡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则意境毕竟不出。

牡丹,摄于二教前


  而北京赏花,可玩味者,正在此处。过去张恨水说北京,曾说:“牡丹花开了,到白纸坊崇效寺去看牡丹,这是一件最时髦的事”。牡丹何处不可赏?何以去崇效寺看牡丹独为世重,不就因它有文化吗?寺乃唐刹,有枣千余株,故又名枣花寺。又有智朴禅师青松红杏图著名。自王渔洋、纪晓岚,以迄康有为、梁启超都题跋过,可见寺中木花极胜,不仅枣林可爱而已。后由山东移植来了绿牡丹、墨牡丹,更是名闻京师,文人题咏无数。民国期间北宁铁路还为此特辟了赏花专车,接运游客来看花。

牡丹,摄于二教前


  如今寺已废弃,牡丹移入了中山公园,佛寺赏花就还要寻另几处。
  首选是与崇效寺旧址相距近迩的法源寺。法源寺也是唐剎,相关史事甚多,台湾李敖曾作《北京法源寺》小说,略说一二。寺藏佛经及造像多且精,而丁香花尤为著称。紫丁香,散见于北大各处
  北京的丁香,夙存掌故。最著名的是龚定庵与女词人顾太清交往的疑案,高阳小说《丁香花》即记其事。但龚顾恋情可能发生之处,不在法源寺,而在太平湖,即今中央音乐学院附近。法源寺本系唐太宗为了纪念征高丽阵亡的将士而建,故游人来此吊古悯忠,心境与想到丁香花疑案的美人名士故事应是不同的。(未完待续)

重瓣白丁香,原植于学一食堂东门对面,今已无存

(摄影:Yanz)(文中照片均摄于北大校内)近期可赏○山桃 玉兰 迎春燕园花事点击花名可查看该系列文章:○迎春 蜡梅 桃 杏○玉兰 丁香 樱花 海棠○棣棠 牡丹 紫藤 虞美人○月季 荇菜 石榴 枸杞○昼颜 珍珠梅 凌霄 荷花草木点击植物名称可查看相关文章:○银杏 杨 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草木志龚鹏程北京花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