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告诉你们
天天看扛姐的文章会走运哦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现在街边的中医推拿店越开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中药成分的护肤产品。
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医,热爱中医,所以选择用中医来调理自己,甚至让自己变美呢!
其实中医美容效果真的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中医美容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更是大放异彩,遥遥领先于世界。
说起古时候的美女,一个个都深谙养颜之道,虽然她们有的是天生丽质,但是能保持年老而容颜不衰,这又从侧面证明了中医美容的厉害之处。
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不仅记载了年龄与容貌变化的关系、有碍面容的疾病,还全面介绍了按摩、针灸、养颜方剂等美容方法。
上次扛姐为大家介绍了慈禧太后最爱用的美容方『玉容散』,今天我就再给大家讲几个在那会深受古代闺房女子追捧的『养颜面膜』。
组成:白芷18克,羌活18克,独活18克,牡丹皮18克,山柰18克,甘松18克,藿香18克,官桂18克,良姜1克,白丁香30克,香附30克,公丁香9克,檀香1克,白碱60克,白附子30克,肥皂4克。
该方出自《医院秘录医方配本》,这个方子中的白芷、山柰、甘松、藿香、丁香、檀香都为芳香之品,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对皮肤有抑菌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皮脂代谢,从而起到滋养皮肤和促进色素吸收作用。
而羌活、白附子、独活则祛风除湿,止痒消肿,加上牡丹皮凉血清热,官桂、良姜温经通络,此三药寒温并用,协调阴阳。
在里面添加白碱、肥皂可以帮助去污除垢,清洁面容。这么多药组合在一起,可以起到美容悦颜、滋润皮肤的功效。
用法:蜜丸,重6g。洗面用之。
功效:面生黑点、粉刺、游风、雀斑,皮肤瘙痒,黯惨无光,容颜不润,鼻颧红赤,面腮白屑,汗斑黑靥等证,当用此丸洗之。
组成:白芷,白蔹,白术各30克,白茯苓9克(去皮),白及15克,白附子9克,细辛9克。
这个方子是出自本《御药院方》,主要由三类药物组成。
一类是具有成膜功效的粘液质,如白及、白蔹、白茯苓和鸡子白,因其粘性较大,外用于皮肤表面可形成一层胶状膜,对皮肤起到保湿、保温作用,干燥后胶状膜又可使皮肤绷紧,将皱纹伸展拉平,从而起到防皱作用。
第二类是能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白芷、白术,这两种药物还作为香料使用,并具有抑菌作用,是宫廷常用的悦颜美容之品。
第三类是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白附子、细辛,可解热散结,镇静止痉,促进色素吸收,改善血液循环,使皮肤色素得以吸收,达到增白目的。
这是一个颇为典型的去皱增白、悦容美颜方剂,所用药物在现代中药美容中仍为常用之品。
用法:将所有药物打碎或手动研成细末,加入鸡蛋清调和搅拌后搓成小丸,丸的大小大约为小指甲盖的大小,每天晚上洗完脸后,将丸药放入温热的淘米水中研磨,涂在脸上。
功效:令人面光润不皱,退一切诸?皯。
组成:藿香叶,吴茱萸(汤洗,焙干,炒),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肉苁蓉各0克,白附子,蝉蜕,天南星,菟丝子(酒浸一宿),香附各0.5克,零陵香1.5克。
这个方子为宋代宫廷中方,最大特色是这个『外用洗浴』之法,以达强身驻颜美肤之效。你也可以把它想成古代的沐浴乳。
该方以肉苁蓉、菟丝子内补肾阳以固其本,外润肌肤、皮毛以美肤色;肉桂温运阳气,鼓舞气血外达腠理。再配以干姜温暖脾胃,吴茱萸温暖肝胃,燥湿杀虫。
现代药理表明,本品对11种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附子、天南星、蝉蜕祛风燥湿,防治皮肤疾患。更借藿香、香附、零陵香芳香透散,辟秽香身。
总的来说,全方以补肾、温中、祛风合用,香润肌肤,令人返老还童。
用法:上为粗粉,每次取药粉5克,用软布包裹,放入容器内,加水,煎三五沸后,趁温热将药末固定在脐部,并用煎药水洗浴。
功效:温肾阳,悦肌肤。
—感慨一下—
皮肤是反应身体状况的镜子,这句话大家都同意吧!扛姐觉得不管你用啥,哪怕是再贵的护肤品,也只是清洁镜子的表面。你不去管它内部的功能维护保养,效果依旧无法持久。
有句广告词说得好:以内养外,才是真正的美。跟着扛姐一起由内而外的变美才是正经事儿!
图片均转自网络
欢迎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