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丁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看花,撸猫,读书,写作那些有院子的作家们
TUhjnbcbe - 2021/4/14 18:1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https://m-mip.39.net/pf/mipso_5059033.html

小院是作家的桃花源

人生可遇不可求的事有四件:

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

冯唐这样说。

林语堂曾说,人生之二十四件快事,其中一项便是:“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鲁迅、萧红、许地山……很多作家的童年记忆是由一座小院构成的。

鲁迅、老舍、冯唐……很多作家的梦想是在小院里写作,有了小院,身心都有了栖息之所。

也许小院对作家来说,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如同一个独立于世的理想国,一个放松身心的桃花源。这些文坛巨匠们,从小院里感悟着生活的雅趣,并带着这份雅趣和他们的作品一起走向世界。

老舍的丹柿小院

是用稿费换了

一百匹白布买的

北京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就是老舍的丹柿小院。

老舍是建国之初作家花钱自购房屋的第一人。

这个小院的房主开价一百匹白布。年,老舍用稿费换了一百匹白布买下了这所小院。

老舍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柿子树,这个院子遂名叫做丹柿小院。

老舍爱花,丹柿小院里有石榴、夹竹桃、昙花、银星海棠、腊梅、宁夏枸杞、山影、令箭荷花、太平花、月季、水葱……品种多到不可胜数。

老舍的散文《养花》里写了小院昙花开放,请朋友秉烛赏花,大有古代文人的雅士遗风。

老舍爱菊,丹柿小院以菊花最多,有一百多个品种。

老舍爱猫,养鱼,他的文章里也有猫的身影。

老舍在丹柿小院创作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正红旗下》等作品。

丹柿小院中的老舍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他在这里会友,赏花,逗猫,读书,写作。

老舍在小院里栽柿子,本意取的是柿子的事事如意的美好期望。“丹柿”小院这个名字,谐音“但是”,其中意味,可能是老舍也没有深思过的。

鲁迅的四合院

是花块大洋买的

苏东坡不可居无竹,鲁迅则是居必有草木。鲁迅幼年的小院是百草园,那是周家大宅门的花园,园中有桑树、皂荚树、木莲、何首乌,还有菜。

一座小院,珍藏着鲁迅无忧无忧的童年记忆。他在这里摘桑葚、捉虫子,和小伙伴玩耍。

关于百草园的记忆,成为鲁迅内心深处的种子,随着生命成长的轨迹变得愈加珍贵,也影响着他对生活的理解与认知。

周家败落后,周家大宅门连同百草园被卖掉了。鲁迅弟兄三人又在北京八道湾胡同买了一个小院,花费大洋。

我总想,鲁迅虽是新进人士,但是骨子里,他是传统的。八道湾胡同的宅院承载了鲁迅心底的周家大宅门复兴梦想。作为长子,鲁迅有意无意担起了这一份家族责任。

之后鲁迅又先后迁居砖塔胡同、西三条,都是四合院。无论是西三条,还是八道湾,鲁迅都在院子里种植了不少白丁香、紫丁香、黄刺梅与花椒树。

鲁迅在八道湾的小院里还种植了柏树、杨树,甚至还有桑树。桑树之“桑”与“丧”谐音,为北京人所忌讳,北京的四合院也从不在庭院里栽种柏树与杨树,因为这是坟茔栽种的树。但鲁迅就是不信邪,就是要在院子里栽桑树、栽杨树。

鲁迅栽的杨树,俗称“哗啦杨”,风吹树叶,萧萧作响,别有风味。鲁迅喜欢风吹杨树的声音。

我也很喜欢。不知你有没有听过风吹杨树叶的声音?啪啪啪啪的,像下大雨。非常清脆,响亮。(速生杨不行)

在北京的四合院,鲁迅创作了《故乡》《阿Q正传》《呐喊》等传世作品。

萧红的后园

有玫瑰花

有小白菜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萧红在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这样深情地描写她童年的花园。

这个花园里有樱桃树、李子树、榆树,有玫瑰花,有小白菜,黄瓜,是一座花园+菜园。

萧红在生命将终之前,用最温情的笔墨写了她童年的小院。漂泊天涯,历尽沧桑,是在后园的那些快乐时光温暖着她,一草一木慰籍着她。

许地山的花生小院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许地山的小院,是许地山的父亲的官邸,官邸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栽着花生。花生成熟的季节,一家人围坐于庭院,品尝花生的美味,感受父亲的谆谆教诲。我们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落花生》写的就是这个情景。

这座官邸和后园,就这样给许地山的童年及文学创作打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张恨水的槐花小院

槐花如雪

草木生香

世人皆知张恨水写言情小说如《金粉世家》,却少有人知张恨水的小品文那是一绝。从张恨水的小品文中可以看到一个生活艺术水平极高的文人。他的水果盘是要讲究构图和色彩搭配的。他在乡居的日子,也会采一束野菊来插花。

张恨水的院子,是洁白清香的槐花落了一地。若有人来,他马上停笔招呼:“往旁边走,别踩着花。”

这样的惜花人,怎么能没有一座小院呢。

沈从文的小院

一枣一槐

树荫如玉

沈从文的小院里有一棵枣树,一棵槐树,沈从文戏称为“一枣一槐庐”。

在这个小院里,沈从文迎娶张兆和,在院内一枣一槐的树荫下,沈从文完成了《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记丁玲》等重要作品。

梁实秋的雅舍小院

月光溶溶看梨花

梁实秋的小院是一座月光小院。小院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上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梨花院落溶溶月,是梁实秋的雅舍的风景。

巴金的松鼠小院

宁静的创作之所

巴金一生住过两座小院,一座是启蒙他成为文学巨匠的成都李家大院;另一座是孕育了他一生爱恋;在昆明旅居时期的《寂静的园子》。

院子里有树有花,还有两只松鼠,从瓦上溜下来,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

巴金的院子,是闲时听松风,花开一院香。

张伯驹的丛碧山房

是一座蔷薇小院

我最喜欢的小院的名字,就是张伯驹的“丛碧山房”。这四个字给我很蓊郁的感觉。

年,张伯驹在文物市场见到一幅字,上书“丛碧山房”四个字,字意皆佳,张伯驹买下字,并以“丛碧山房”作为自己寓所的名字。

张伯驹的丛碧山房占地15亩,有四五个院子,栽种芍药、牡丹、西府海棠、蔷薇等。客人来了,从这些花草中穿过,满架蔷薇,一院甜香飘溢。

冯唐的后海小院

冯唐的小院在北京老城,后海以西,恭王府以北,沿一条窄窄的胡同,一户朱门高墙的四合院,这是冯唐笔下那座可遇不可求的“后海院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了一个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院外是红尘滚滚不由我,院内是自己的精神天地。

晴时,看花木扶疏,竹弄绿影。雨落,听雨打芭蕉,苔痕阶绿。若有三五好友,花前品茶。若是独处,一本书,一张琴,一窗幽居。

爱院子的人,不过是爱着被院子截下来的一块,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

--------------更多内容

●收好这份文城赏花地图,静待花开

●小院门口种一棵粉豆,就能穿越到乡村时光

●小院里长大的孩子,一生都被小院治愈

●想有一座小院,栽满山中野花

初中家长看过来——分享一个高级教师,语文教学能手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花,撸猫,读书,写作那些有院子的作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