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欺·养生之道
『你的脸为什么这么黄?』
「黄脸婆」,大概是所有女孩都讨厌听到的词吧!
想象一下,当你和小姐妹一起去shopping,却被人认为你是老阿姨;孩子家长会上,其他麻麻都白白嫩嫩,你却顶着满脸黄气;同学聚会上,被问到:“孩子多大了?老公对你不好吧?”OMG,细思甚恐~
如果你想和“黄脸婆”人设告别,不妨看看这本去黄修炼手册吧!
是什么让你变成了“小黄人”?
在给大家发干货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脸婆的可能诱因有哪些。
脾病惹的祸在中医看来,人脸的色号,会与其所患之病有很大关系,比如,肝病之人,多面青;肾病之人,多面黑;肺病之人,多面白;心病之人,多面红;脾病之人,则多面黄。
那么为何脾病之人,脸就成了小黄人呢?因为,在中医五行里,脾胃之色为黄色。脾胃虚弱的人,往往会脸色发黄。
你的气血被偷了脸色发黄,除了要考虑是不是脾胃出了毛病,还得考虑一下气血是不是不足了。黄脸婆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气血不和。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是大元帅,统领血的运行机制,提供营养。
如果脸上的气血不足,就会出现皮肤暗黄、干燥等问题。除此之外,气血不和,你体内的垃圾也就不能及时排除,这些废物会在你的脸上留下色斑、痤疮的痕迹,进而拉低颜值。
涂鸦王国?小王孩
当代人快节奏生活,情绪往往会紧张、焦虑、压力山大,会消耗一部分气血;用脑过度,也是气血不足的原因之一。
晚上正是养血的好时候,如果你一直熬夜修仙,会让你的血库亏空,不仅带来熊猫眼,也会让脸的色号加深,甚至让你熬成黄脸婆。
你开始老去了如果上面两者都没什么问题,那你不得不承认,你的身体已经开始老去了。
黄帝内经里提到:女子是“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面皆焦,发始白;七七...”
什么意思?就是把人的一生划为几个阶段,五七=35岁,35岁的你和25岁的你,当然不在一个色号了~~~25岁的你,白里透红,妙龄少女;35岁的你,经过岁月的油炸烹饪,脸已经开始憔悴枯焦了~
去黄修炼手册
综上所述,变成“小黄人”的原因很多,也挺复杂,不过我们也有几个应对法子,助你早日“扫黄”成功,颜值up!
调理脾胃:参芪术茶想要让脾胃不闹小情绪,那得对它好一点。平时可以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友好型食物。
除此之外,有条件的仙女,可以试试「参芪术茶」:
取*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黄芪zcool?双曲线视觉
补充气血:四君子汤、四物汤如果你血槽亏空,那就得好好补补气血了,这里送你两道汤。
补气——四君子汤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四物汤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毫升水中,煎至毫升时,空腹热服。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少熬夜,早起早睡,给自己回回血,充充电。
慈禧:玉容散说起去黄,我们又得请出古代养生大神慈禧太后的玉容散了。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当慈禧太后逐渐步入中年时,脸部肌肤变得粗糙发黄,还出现了大片黑斑。于是,她的养生团队反复研究,给她拟了这道妙方——玉容散:
配方:白牵牛、白蔹、白细辛、白丁香、白莲蕊、白茯苓、白僵蚕、白芨、白芷、白术、绿豆、甘松各50克,荆芥、独活、羌活、檀香各25克,珍珠0.5克。
制作:将以上材料全部打磨成细粉,每次取大约20克玉容散细粉加适量蛋白(大概四分之一个蛋白)调成稀膏。用温水清洁面部后,敷一层薄薄的玉容膏在脸上,干后用温水洗去。
除此之外,平常外在的护肤功课千万不要偷懒,尤其是一定要做好防晒!
再扯几句题外话,很久以前,一直以为“黄脸婆”这个人设离我们这帮90后很遥远,直到工作几年后的一场同学聚会,才惊觉,原来大家都开始老了,自己也被叫“老阿姨”了,人呐,不得不服老,还是得好好保养身体啊!
文字
戒欺团队
审稿
戒欺团队
图片
戒欺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