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黄是什么
桑黄(Phellinussp.),又称桑耳、桑臣、桑黄菇等,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菌属的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
桑黄,多年生,木质,耳形或马蹄形。颜色鲜黄是其一大特点。由于“桑黄”一词源于中国,国外学者认定,唯桑树上的,才是正品桑黄。桑黄是近几年来开发的提高免疫力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
年作者(右)在韩国金沙面桑黄农场与金洙浩场长手捧桑黄产品
二、中医中的桑黄
中医认为桑黄性甘、平、味苦、味辛.归肝、膀胱经。在古代就有“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民间把它作力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绝药。桑黄辛行甘和,入血分以化瘀,瘀血循经而行出血止,有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脾虚泄泻等。中国《中药大辞典》也有桑黄的药用记载。
桑黄在民间通常用来治疗胃病、胃肠紊乱、淋巴腺炎症、肝腹水、胸水、癌症以及健身强体,防止各种疾病。
三、桑黄的药理作用
近几十年,桑黄的药理作用渐渐得到科学的解释,桑黄具有刺激体液免疫调节和细胞免疫调节活性,因而释放出很多的免疫刺激产物。
日本、韩国相继对其进行研发,桑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非常好的药用真菌。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比较试验。研究人员将癌细胞皮下移植到实验用的小白鼠身上,然后给小白鼠注射各种真菌的热水萃取物,继而观察这些真菌对小白鼠身上的癌细胞的抑制率。
实验中所采用的真菌,除桑黄之外,还包括自古以来就作为中药材的十几种菌类。结果云芝萃取物的癌肿抑制率为77.5%,香菇萃取物的癌肿抑制率为80.7%,而桑黄则达到了96.7%,在与各种真菌的比较中独占鳌头!
进入21世纪,日本一批优质的口服桑黄产品(如PL制品)的研制获得了成功,大量的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临床试验都已经实施或正在进行之中。现在就癌症的免疫代替疗法而言,桑黄的效果已在国际上被公认位居第一。
桑黄还具有其它的食疗作用:
1.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
2.并用抗癌剂,能够增强抗癌效果,同时减轻抗癌剂的副作用。
3.缓和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提高生活品质。
4.可以防癌,避免癌症复发。
5.能够预防及改善免疫力减退引起的感染症等各种疾病。
6.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可用于防治肝硬化、肝腹水。
7.对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肠出血、活跃肠功能和解毒作用。
四、桑黄的分类地位
桑黄在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刺革菌(Hymemcohaetaceae)木层孔菌属(Phellinussp.)。已发现的木层孔菌属有余种。在真正意义上桑黄和火木层孔菌不同,只有在桑树上生长,学名为Phellinuslinteus。其中在韩国国内生长的有淡黄木层孔菌(P.gilvus)、火木层(P.igniarius)、松木孔层菌(P.pini)等10余种,但食品上可以使用的只有裂蹄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鲍姆木层孔菌(P.baumi)等。
五、韩国的桑黄栽培
桑黄,现在韩国栽培面积较大,桑黄生长在桑木(MorusalbaL.),杨木(Populusspp.),柳木(柳,Salixspp.),白桦(白樺,Betulalatyphyllasuk.),柞木(絡,Quercusspp.),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Hano-Mazz),杜鹃(杜鵑,RhododendronsimsiiPlanch.),羊草奥斯本(CornuskousaHANE-var.chinensisOsborn)等的树干上,除菌盖表面呈黄色,在中名(汉名)叫幹黃。韩国产桑黄不同于还没有确立药理作用的中国产的松木层孔菌(Pellinuspini)或火木层孔菌(Phellinusignarius)。
年在韩国科技部的主导下,桑黄的研究和开发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并在大学,研究所和制药公司同时展开。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终于在桑黄的菌株的特定和培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釜山大学自然科学学部微生物学科的学者甄别出了纯正桑黄的菌株PL和PL并开发了具有韩国专利的人工培养桑黄的方法。
万里林生物科技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