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是大自然中多年生的珍惜药用真菌。其实,桑黄最早收录在我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由于通常生长在桑属植物上,子实体为黄褐色而得名。
桑黄灵芝的文献记载
《药性论》中称桑臣、桑耳,《酉阳杂俎》中称胡孙眼,《篡要奇方》中又称桑黄菇。
《本草纲目》记载桑黄能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等症。其子实体入药,味微苦,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民间用于治疗淋病、崩漏带下、疮窟积聚、癖软、脾虚泄泻。
日本《原色日本菌类图鉴》则记载桑黄可治偏瘫一类中风病及腹痛、淋病;
《神农本草经》将桑黄描述为“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还有解毒、提高消化系统机能的作用;
《中药大辞典》叙述其可治内科疾病,其子实体入药,味微苦,能利五脏、宣肺气、软坚、排毒、止血、和胃止泻:
《药性论》中记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瘕,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